村长连忙点头:“没有没有,那山没人要,村里老少都同意卖给二冬。”
县丞又看向五特:“买地需交‘地算钱’,五十亩荒地,每亩交二十钱,一共一千钱。另外,契书要盖县印,需交五十钱工本费。你可愿意?”
五特从怀里摸出银子,十两银子能换一万钱,足够了。他把银子递给差役:“小人愿意,请大人办理。”
差役拿着银子去称重,回来后禀报:“大人,十两银子,够交地算钱和工本费,还剩九千八百五十钱。”
县丞开始写契书,毛笔在麻纸上划过,发出“沙沙”声。他先写了卖主(村集体,由村长代签)、买主(二冬),再写清土地的四至、面积、价格,最后注明“永为己业,子孙可继”。写好后,他把契书递给村长和五特:“你们看看,有没有写错的地方。”
村长不识字,只把契书递给五特:“你看,你认识字。”
五特接过契书,麻纸糙得硌手,上面的字却写得工整。他逐字逐句看完,点头道:“没错,谢谢大人。”
县丞拿出一块青铜印,印泥是朱砂调的,他在契书上盖了三个印:县印、地契专用印、经手人印。“一份存衙门,一份给村里,一份你自己拿着。”他把契书分好,又叮嘱,“这契书要收好,以后要是有人争地,凭这个说话。”
五特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契书,小心翼翼折好,放进贴身的布包里——这是后山的凭证,是家里的根。他对着县丞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大人。”
村长也跟着拱手:“麻烦大人了,以后村里有啥差事,您尽管吩咐。”
出了衙门,日头已经偏西。村长牵着五特的手往回走,忽然说:“二冬,爷爷知道你不容易。以后要是有人敢在山上找你麻烦,你就来找爷爷,村里老少都帮你。”
五特鼻子一酸,抬头看着村长花白的头发,小声说:“谢谢爷爷。”
回到村里时,石头和四冬正在村口等。看见他们回来,石头连忙跑过来:“二冬,成了吗?”
五特从布包里摸出契书,展开给他们看:“成了,后山是咱们家的了。”
四冬凑过来,指着契书上的字:“二冬哥,这上面写的啥?”
“写着后山是咱们的,以后咱们想干啥就干啥。”五特把契书折好,放进怀里,“石头哥,咱们明天开始盖房子,就盖在山脚下,用山上的石头盖,结实。”
石头眼睛一亮:“盖房子?给谁住啊?”
“给干活的人住,也放工具。”五特笑着说,“咱们先找匠人,村里的王木匠手艺好,让他来领头。”
第二天一早,五特就带着石头去了王木匠家。王木匠正在院里刨木头,青铜刨子在榆木上划过,木屑像雪花一样落在地上。看见他们来,王木匠停下手里的活:“二冬,石头,来找俺啥事?”
“王大叔,俺想请你帮俺盖房子,就在后山脚下,用石头盖。”五特递过一块银子,“这是定金,五两银子,完工后再给五两。”
王木匠看着银子,又看了看五特:“用石头盖?那可是个力气活。石头墙得用泥浆糊,还得砌得齐整,不然漏风。你要盖几间?”
“盖十间,排成一排,每间都要宽敞,能住两个人。”五特说,“还要盖个大屋,放工具和挖出来的石头(煤)。大叔,你能找些人来吗?工钱按市面上的价,一天五十文,管两顿饭。”
王木匠把刨子往木凳上一放,拍了拍手:“能!村里有的是壮劳力,俺这就去喊人。明天一早,咱们就去后山放线。”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后山脚下就聚了二十多个人。王木匠拿着一根麻绳,上面系着几块石头,他把麻绳拉直,沿着地面划出一条线:“这是房子的地基线,先挖三尺深,把石头都清出去。”
壮劳力们拿着青铜锹和石锄,开始挖地基。铁锹挖进土里,碰到石头就发出“砰砰”的响声,有人嫌慢,就用石锤砸石头,“哐哐”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五特和四冬也没闲着,帮着递水,林晚和赵氏则提着陶罐,里面装着粟米粥,给大家当早饭。
“慢点挖,别累着。”林晚给一个壮劳力递水,陶罐是粗陶的,上面印着简单的花纹,“粥还热着,先喝一碗垫垫肚子。”
壮劳力接过陶罐,喝了一口粥,笑着说:“林丫头,你这粥熬得香。二冬小爷是个好主家,俺们干活也有劲。”
王木匠正在用青铜尺量地基的宽度,看见五特过来,招手道:“二冬,你过来看看,地基挖得差不多了,下一步该砌墙了。”
五特走过去,地基挖得整整齐齐,土是湿润的——王木匠说过,湿润的土更容易和泥浆粘在一起。他点点头:“大叔,麻烦你了。砌墙的石头要选平整的,别用太尖的。”
“放心,俺都懂。”王木匠说着,指挥几个匠人搬石头,“先把大石块放在下面,小石块填缝,泥浆要和匀,不然墙不结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机器变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机器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