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一多,是非就多。更何况时味居的装修本就简陋,环境嘈杂。
这天中午,正是客流高峰,店里座无虚席,人声鼎沸。一桌看起来像是附近公司白领的客人,因为等菜时间稍长了一些(其实也就比平时多了五分钟),开始不耐烦地大声抱怨起来。
“服务员!我们的菜怎么还没好?都快饿死了!” “就是!什么破店,速度这么慢!” “环境还这么吵,跟菜市场似的!”
赵四忙得脚不沾地,连连道歉解释后厨已经在抓紧了。但那几位客人显然不满意,嘟囔声越来越大,言语间甚至带上了对菜品和环境的贬低,影响了周围其他食客的用餐情绪。
苏东坡正好端着一壶茶从旁边经过,见状便上前,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拱手道:“几位客官稍安勿躁,灶火烹鲜,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方能得真味。且这市井喧嚣,亦是人间烟火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间呐。”
那几位白领正在气头上,看苏东坡一副古人打扮,说话又文绉绉的,只觉得怪异又滑稽,非但没被安抚,反而觉得被调侃了。
其中一人嗤笑道:“哟,还整上穿越了?cosplay啊?说话能不能正常点?我们花钱吃饭,不是来听你掉书袋的!赶紧上菜!”
另一人也帮腔:“就是!这店里搞什么名堂,奇装异服的,做菜慢吞吞,不会是什么炒作吧?”
苏东坡何曾受过这等当面抢白?在大宋,他苏大学士走到哪里不是被人敬着捧着?但他毕竟心胸开阔,也知道时代不同,并未动怒,只是捻须微笑,心中却在飞快思索对策。
硬碰硬肯定不行,解释似乎对方也听不进去。如何才能既安抚对方情绪,又不失体面,还能维护时味居的声誉?
他目光扫过桌面,看到那几人面前杯子里的茶水已经见底,又看了看自己手中刚沏好、准备送给熟客的一壶上等龙井,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他没有再争辩上菜速度的问题,而是话锋一转,笑道:“诸位客官息怒,是在下失言了。久候确实焦心,不如先品一杯清茗,润喉静心,如何?”
说着,他不等对方回应,便拿起一个空杯,手腕微微一沉,做了一个极其优雅的“凤凰三点头”的斟茶动作。只见那清澈碧绿的茶汤如同一道细线,准确注入杯中,水量恰到好处,七分满,不多不少,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无声无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和美感。
那几位抱怨的白领一下子被这手漂亮的斟茶技艺吸引住了,暂时忘了抱怨,目光都聚焦在那杯茶上。
苏东坡将茶杯轻轻推到为首那人面前,微笑道:“请用。此茶名曰‘静心’,虽非名品,然水火相济,沉浮之间,亦可品得片刻安宁。”
那人下意识地端起茶杯。只见茶汤清洌,香气清幽,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舒服。他吹了吹热气,小心地呷了一口。
一股清甜甘醇的滋味瞬间在口腔化开,沁人心脾,刚才的焦躁情绪仿佛真的被这杯茶水平抚了不少。
“嗯…这茶不错。”他脸上的不快消散了些,语气也缓和了。
苏东坡笑道:“佳肴正如香茗,值得等待。诸位且安心,吾这便去后厨为诸位催问一二,定让诸位尽快品尝到时味居的真味。”
说完,他优雅一拱手,转身翩然离去,宽大的衣袖带起一阵微风,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和满桌有些发愣的客人。
“呃…这哥们儿…好像有点东西啊?” “刚才那倒茶的动作,帅啊!” “这茶确实挺好喝的…”
不一会儿,他们的菜就上来了。或许是心理作用,或许是等待后的期待值更高,他们觉得这桌菜格外美味,吃得满头大汗,畅快淋漓,早就忘了刚才的不快。
结账的时候,为首那人还特意对赵四说:“喂,小哥,跟刚才那位…呃…古装大佬说声,茶不错,话也在理!”
赵四一脸懵地点头。
经此一事,苏东坡发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新价值——危机公关(古代版)?
他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用语言和行动化解矛盾,引导情绪。再加上他独特的古人气质和时不时冒出的金句,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后来,店里再有客人抱怨等位时间长或者有些小摩擦,赵四搞不定的,就把苏东坡请出来。
苏东坡往往能凭借其超凡的口才、接地气的哲理(比如“美食如佳人,久候方得真滋味”、“肚饿方知饭是香”)、以及时不时展示一下诸如“精准分汤不洒一滴”、“闭眼识香料”等小技艺,轻松化解矛盾,往往还能把对方说得心服口服,甚至变成粉丝。
有一次,几个网红博主故意找茬,说时味居的菜价虚高。苏东坡也不争辩,笑呵呵地现场用萝卜雕了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送给他们,说道:“金玉其外,食材本真。雕虫小技,博君一笑。然吾店菜肴,倾注之心力,岂是银钱可量?诸君品尝便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膳时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膳时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