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摆出一副愁苦的表情:“唉,不瞒狄公,近日确有一些…呃…‘同行’,心生嫉妒,使了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污蔑小店饮食不洁,还引来了…呃…‘衙役’的刁难。虽皆是诬陷,却也令人不胜其烦,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
狄仁杰闻言,神色了然,淡淡道:“此等伎俩,古今皆同。无非欺软怕硬,捏造事实,扰乱视听。应对之道,首重‘正己’与‘证据’。”
“正己?证据?”
“然也。”狄仁杰侃侃而谈,“其身正,不令而行。小友需确保自身无懈可击,食材来源、烹制过程、环境卫生,皆要规范清晰,留有记录,此为‘正己’。至于对方污蔑之言,不必急于辩驳,反而可暗中收集其造谣生事、前后矛盾的证据,甚至可留意其是否还有其他不法勾当。待时机成熟,或可一举反制。有时,揪住对方一个小小错处深挖,远比正面反驳其所有诬陷更为有效。”
他顿了顿,补充道:“此外,舆论之势,亦可引导。可寻一二德高望重、为人公允者,为其展示小店真实情形,借其口为你辩白,往往比自身辩解更有力。”
姜小勺听得茅塞顿开!对啊!光想着怎么应付检查怎么怼黑帖了!狄公这思路清晰!首先要自己做到完全规范,让对方找不到真正的把柄(虽然那些检查是吹毛求疵,但该做的还是得做)。然后收集对方恶意竞争的证据(比如查查那些黑帖的IP来源?虽然他现在没这技术,但可以拜托林薇帮忙留意?)。最后,或许可以请林薇这个记者,以客观报道的形式,展示时味居的真实一面?
“多谢狄公指点迷津!”姜小勺真心实意地行礼。这可真是雪中送炭!
狄仁杰含笑点头:“举手之劳。小友之店,颇有玄机,望你好自为之。”他又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那株药苗和菌泥罐子,这才施施然转身离去,仿佛真的只是来吃个饭,顺便指点了一下迷途后辈。
送走狄仁杰,姜小勺立刻行动起来。他按照狄仁杰的指点,和赵四一起,将后厨的卫生和食材管理流程做得更加规范,甚至开始记录重要食材的采购来源。然后又给林薇发了条消息,隐晦地提了提被恶意抹黑的事,问她有没有空再来做个“深度探访”,看看“真实的后厨”。
林薇很快回复:“早就跟你说有人搞鬼吧!等着,我安排时间!这次非得给他们扒层皮下来!”
有了神探指点和记者助攻,姜小勺心里踏实了不少。
然而,时味居的“奇妙物语”并未结束。就在狄仁杰到访的当天晚上,又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当晚快打烊时,姜小勺通过手机APP接了一单外卖,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点的“烈焰酒香鸡”和几个小炒。因为距离近,他就让赵四趁着人少赶紧送过去。
赵四骑着电瓶车刚走没多久,后院铁锅又是一阵微光闪烁——这次来的居然是苏轼!他似乎是刚和友人聚会结束,兴致勃勃地想来看看有没有宵夜。
姜小勺正忙着收拾灶台,也没多想,就让苏轼自己在前厅坐会儿,喝杯茶。
就在这时,赵四送完外卖回来了,还把电瓶车停在了后院门口(因为前门锁了),然后火急火燎地跑进来上厕所:“老板!憋不住了!刚才路上就想找厕所!”
他一阵风似的冲向后院角落的卫生间。
巧合的是,苏轼在前厅没看到姜小勺,听到后院有动静,也好奇地踱步过来看看。
更巧合的是,赵四那辆外卖电瓶车,因为刚才赶时间,忘了拔钥匙,而且后备箱的外卖保温箱也没关严,里面残留的“烈焰酒香鸡”的浓郁香气飘散了出来…
苏轼本就是饕餮客,对这香味最是敏感,一闻到这味,肚子里的馋虫就被勾起来了。他看到后院门口停着个古怪的两轮车(他没见过电瓶车),又闻到香味是从车后一个箱子里飘出来的…
“咦?此乃何物?竟内藏如此香气?”苏轼好奇地凑过去,看着那亮着微弱指示灯的电瓶车和没关严的保温箱,“莫非是小勺新置的保温食盒?竟如此精巧?还自己会发光?”
他以为是姜小勺准备的什么新式保温设备,里面放着好吃的。又见左右无人(赵四在上厕所,姜小勺在厨房深处),便忍不住伸手打开了保温箱…
里面空空如也,只有几个空餐盒,但残留的香气更是诱人。
苏轼正在惋惜,忽然,那电瓶车因为电量不足,发出“滴滴”的报警声,同时车灯也闪烁了几下!
“啊呀!此盒还会发声发光?莫非是催促取食?”苏轼吓了一跳,随即觉得有趣,又见餐盒是空的,便想做好事,帮姜小勺把“空食盒”拿进去。
于是他尝试着去搬那保温箱…
可他不知道这保温箱是固定在车架上的!一用力,没搬动,反而不小心碰到了车把手的油门!
嗡——!
电瓶车猛地向前一窜!
“哎呦!”苏轼猝不及防,被带得一个踉跄,下意识地死死抓住了车把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膳时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膳时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