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流程,就有可以“合规”地拖慢效率、增加成本、制造风险的地方!
他的目光停留在“风险合规部”的职责描述上:负责审核所有投资项目的合规性,确保符合公司规定和监管要求,有权对任何存疑项目提出质询、要求补充材料甚至暂停流程。
风险合规部…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战略性亏损”利器啊!
一个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
他不需要去直接做投资决策(暂时也没权限),但他可以主动“拥抱”风险合规啊!用规章制度作为武器,去给其他部门的“正常”业务使绊子!
“莎拉,别查市场报告了,先给我把所有风险合规相关的流程、表单、审核标准,全部下载下来!越详细越好!”
“伯纳德,别回忆坏账了,想想怎么从合规角度挑刺!比如合同里哪个标点符号用得不对,哪个风险评估没用最新版模板!”
“老壶,找找哪些流程的时间节点卡得最死,稍微一拖就能错过时机!”
“∫,计算一下,怎么用最复杂的、最绕的语言去写质询函,让对方看得头晕眼花!”
“贾仁义…你去给我们倒几杯咖啡来,要最浓的,提神醒脑!”
众人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
很快,陆川面前的光屏上就堆满了各种合规文件和流程图表。他飞速浏览着,大脑在【反向投资之神】系统和【负β插件】的加持下(后者让他对“制造麻烦”有着天然的直觉),快速锁定着一个个可以“大做文章”的点。
他一边看,一边口述,让莎拉记录:
“这里,‘项目环保风险评估需使用V3.2版模板’,备注里说V3.1版也暂时可用,但需要额外说明…好,以后所有看到用V3.1版的,一律打回去要求重做!不管项目急不急!”
“这里,‘跨境资金流动需提前5个工作日提交申请’…计算一下时差和节假日,专门卡在第4个工作日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提交质询,要求补充‘资金最终受益人穿透式结构图’!让他们来不及补!”
“还有这个,‘高风险衍生品交易需附上至少三家独立机构的定价模型对比’…去找那些早就倒闭的、或者根本联系不上的机构名单,要求必须提供他们的模型!”
一条条极其刁钻、完全“合规”、但目的就是为了拖延和制造混乱的“风险提示”和“质询要求”被快速生成。
陆川甚至让∫符号生成了一些看起来极其复杂、充满了不存在变量和矛盾公式的“新型风险量化模型”,准备作为“补充研究材料”塞进报告里,要求相关部门“学习研究并反馈意见”。
几天后,威廉总裁的办公室。
他正在听取几个重要投资项目的进度汇报,心情颇佳。
突然,风险合规部的主管,一个一丝不苟、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敲门后匆匆走了进来,脸色有些难看。
“威廉总裁,抱歉打扰。这是特别项目组刚刚提交的,对‘亚太新兴市场绿色基建基金’、‘跨太平洋数字资产套利项目’、以及‘欧洲新能源车供应链并购案’这三个项目的…风险合规质询函。”
威廉接过厚厚一沓文件,皱起眉头:“质询函?这么多?他们才来几天?”
他快速翻阅着,越看脸色越古怪。
质询的问题极其细致,甚至可以说是吹毛求疵。
从合同附件页码编号不连续,到某个专业术语的缩写没有在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标注全称;
从使用的气候预测模型版本比最新版落后了0.1(但仍在公司允许范围内),到要求提供某个原材料供应商的“企业文化是否符合金橡树ESG标准”的详细评估报告;
甚至还附上了一份号称是“基于多维时空数据校准的新型尾部风险压力测试模型”,要求项目组应用该模型重新计算风险值,而那模型复杂得让威廉看了都眼晕…
这根本不是风险质询,这简直是拿着放大镜找茬!是用规章制度进行合法骚扰!
“这些…都符合流程?”威廉抬头问合规主管。
合规主管推了推眼镜,表情复杂:“严格来说…是的。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确实都能在《手册》里找到相关依据,或者属于合规部可以提出合理质询的范畴。虽然…以往我们不会如此…极端。”
“那三个项目组怎么说?”
“项目经理们都快疯了…”合规主管苦笑,“绿色基建基金那边,因为要重新补充一份关于热带雨林昆虫多样性对项目影响的评估(特别项目组质疑施工可能影响某种稀有蝴蝶),错过了最好的窗口期,融资成本预计上升0.5%…”
“数字资产套利那边,被要求提供所有交易对手的‘虚拟形象道德风险评估’,项目暂停了三天…”
“并购案那边更惨,被要求重新验证目标公司创始人大姨妈的邻居的信用记录是否可能构成潜在关联交易风险…对方觉得我们在故意刁难,谈判陷入僵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