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把对方都夸了一遍,把自己放在一个绝对“服从”和“理解”的低姿态上。
然后话锋一转:
“但是!”(他用了重音)
“我方认为,此次事件,从本质上说,是一次难得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压力测试’!它成功地、意外地、但极其有效地暴露了我司目前在‘极端风险资产定性’、‘跨规则维度金融操作监管’以及‘内部协议冲突应急响应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细微的、亟待优化的流程性短板和规则性盲区!”
他把一场你死我活的清算危机,说成了“富有创造性的压力测试”?还把锅甩给了“流程性短板”?
几何体的代码流速似乎又加快了一点。
“我方作为此次‘压力测试’的直接参与方(虽然是被动的),虽然承受了巨大的身心压力和一些微不足道的物理损伤,但本着为公司大局着想、为系统规则完善贡献绵薄之力的精神,我们愿意无条件配合后续所有优化工作!”
“因此,我方恳请仲裁者,暂缓执行格式化指令。并非质疑指令的权威性,而是基于以下三点微不足道的、不成熟的、仅供您参考的浅见:
“第一,从资产价值最大化角度。格式化是一种彻底的资源浪费。我方作为已登记的、含有未知研究数据和‘多维时空金融风险’实践经验的特殊资产,或许仍存在一定的、未被发掘的‘负面价值研究潜力’和‘反向风险对冲应用场景’?直接销毁,恐造成无法挽回的、机会成本上的损失。”
“第二,从规则完善角度。我方此次意外的‘资产证券化’操作,虽然方式方法上可能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但其结果,客观上为系统提供了一个极其珍贵的、关于‘规则边界探索’与‘风险定义弹性’的真实案例。保留观察,或许更有利于未来相关规则的补充与细化?”
“第三,从…呃…企业文化角度。(他硬着头皮编)金橡树一向倡导‘创新’与‘包容’。直接格式化因‘创新’操作而产生的争议资产,是否与我司长期宣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存在潜在冲突?是否可能对员工未来的创新积极性产生不可预知的、微妙的、消极的抑制作用?”
他洋洋洒洒,说的全是空话、套话、正确的废话,避实就虚,不断把问题拔高到“系统规则优化”、“公司长远发展”、“企业文化”等虚无缥缈的高度。
每一句听起来都冠冕堂皇,充满大局观,但仔细一想,啥实质内容都没有,核心思想就一个:别格式化我们,我们可能还有点用(负的用),而且杀了我们影响不好。
薇薇安听得脸色铁青,几次想打断,但在这个仲裁空间里,她无法干扰其他人的陈述。
威廉则是一脸懵逼,觉得陆川说的好像有点道理,但又感觉哪里不对。
而那“系统”逻辑核心构成的几何体,表面的代码流已经快得像一团乱麻!它那绝对理性的处理能力,似乎正在被这海量的、充满矛盾修饰语和模糊指向性的“废话”所淹没!
它试图分析陆川的每一句话:
“压力测试”– 逻辑上,意外事件确实可视为测试。
“流程短板”– 确实存在协议冲突。
“负面价值”– 风险资产也可能有研究价值。
“规则边界”– 需要案例完善。
“企业文化”– 价值观属于软性约束,需纳入综合考量…
每一个点单独看,似乎都有一点微弱的合理性。但组合在一起,并且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一种极其强大的“逻辑污染”!
这就好比让一台最高效的计算机去解析一篇由AI生成的、全是正确废话的领导讲话稿,CPU很容易过载!
【…计算中…】
【…逻辑链冗长…有效性参数微弱但广泛存在…】
【…冲突原则权重重新分配…】
【…引入模糊变量…企业文化系数…】
【…优化建议:暂缓执行,观察评估…】
电子音断断续续,似乎第一次遇到了如此棘手的“非标准逻辑”挑战。
薇薇安忍不住了,冷声道:“仲裁者!不要被他的诡辩迷惑!这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拖延!”
陆川立刻接口,语气更加“诚恳”:“仲裁者明鉴!我们绝非拖延!我们只是出于对系统最深沉的敬畏与热爱,希望能在被格式化前,为我司的伟大事业尽最后一份力!比如,我们可以签署一份《高风险资产自我管理及风险控制承诺书》,自愿接受最严格的监控和最有限的操作权限!甚至…我们可以尝试为公司开发一款基于‘负面能量驱动’的…绿色环保型碎纸机?”
伯纳德等人:“…” 老大又开始即兴发挥了!
几何体再次沉默,代码疯狂流转。
终于,那宏大的电子音再次响起,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仲裁裁定:】
【1.清算指令暂缓执行。】
【2.目标‘STP-OMEGA-001’维持现有资产状态,纳入‘最高风险隔离观察清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