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眼珠一转,又有了主意。
他主动找到观察员的头头,一位名叫斯通、脸色比薇薇安还冷的男人。
“斯通先生,辛苦了!”陆川笑容可掬,“为了配合你们的观察工作,提高数据采集效率,我们特意设计了一份《标准化负能量研究观察量表》和《样本异常行为预判及记录指南》,希望能规范你们的记录行为,避免主观误差。”
斯通冷着脸接过平板,看了一眼,嘴角就开始抽搐。
量表里详细列出了几百种需要记录的“异常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样本眨眼频率异常(左眼/右眼/双眼)与规则扰动的相关性”;
“样本呼吸节奏变化所蕴含的潜在风险波动周期”;
“样本衣物褶皱程度所反映出的空间扭曲系数”;
“样本口头禅出现的频率与市场恐慌指数的格兰杰因果检验(需自行计算)”;
那本《指南》更是离谱,要求观察员通过样本的微表情、肌肉抽搐、甚至毛孔收缩来“预判”其下一步可能产生的“负价值”,并提前记录!
这根本不是观察指南,这是精神病诊断手册Plus版!
“这不可能!”斯通忍不住抗议,“这是刁难!”
“怎么会是刁难呢?”陆川一脸惊讶,“这都是严谨科研的需要啊!你看,仲裁裁定要求观察,但没规定怎么观察。我们这是为了提升观察质量啊!如果你们觉得无法完成…是不是说明清算部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研究需求?我需要向威廉总裁和仲裁系统反馈一下…”
斯通:“…” 他咬着牙,硬生生把骂人的话咽了回去。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可怜的观察员们陷入了噩梦般的工作状态。他们要根据那本天书般的指南,试图预判伯纳德下一秒会先眨左眼还是右眼,记录老壶呼吸之间蕴含的时间风险,分析贾仁义嘴角抽动所代表的欺诈概率…
他们的记录板写得密密麻麻,CPU都快烧了,精神高度紧张,看谁都像是一个行走的负能量规则扰动源。
结果就是,观察报告变得极其冗长、荒诞、充斥着各种主观臆测和无法验证的玄学描述,真正的有效信息反而被淹没在了信息的垃圾海里。
薇薇安拿到这些报告后,气得直接扔进了碎纸机。
她再一次低估了陆川用规则恶心人的能力。
就在陆川以为可以继续快乐摸鱼(搞研究)时,莎拉突然发出警告:
“老大!检测到有外部数据源在尝试连接我们的独立服务器!信号特征…很熟悉…有点像…之前那个【内部黑市数据流】?但更…古老?”
陆川心中一凛。
还有人对他们感兴趣?
喜欢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