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黄金三角区”的星火,顽强地燃烧着。苏蔓的“沁甜时光”成了校园内小有名气的“神奇驿站”,刘强的“闪电送”骑士在核心区穿梭如风,精准如钟,二十九分钟的承诺成了金字招牌。学霸笔记、极客快修、深夜急需药…这些聚焦痛点的服务,在期末考试季和突发需求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平台后台的数据曲线,虽然总量远不及“快雨伞”在理工大的喧嚣,但在师大这个精心耕耘的试验田里,用户活跃度、复购率、尤其是配送准时率,呈现出一种健康、扎实、向上的生命力。
这份聚焦而坚韧的周报,暂时稳住了董事吴明审视的目光。他认可了“釜底抽薪”策略在局部市场的成功,证明了模式的可行性。但认可的背后,是更迫切的追问:“燎原之势何在?师大之外,如何复制?资金消耗过半,造血能力何时显现?”
“燎原”二字,像沉重的火把,压在陈默肩头。师大是星星之火,但要照亮更广阔的天空,必须将这火种播撒出去,点燃新的草原。理工大校区,这个“快雨伞”重兵布防、用资本烈焰灼烧过的战场,成了无法回避的试金石,也是“星火燎原”计划的第一块跳板。
仓库改造的“智伞网络”总部,气氛凝重如战前指挥部。核心成员围在铺开的理工大校区地图前。
“理工大,是块硬骨头。”刘强眉头紧锁,手指重重戳在东门区域,“‘快雨伞’的‘快享驿站’就扎在这儿,气派得很,天天发券,人挤人。他们的配送队…看着人不少,但听说管理混乱,投诉很多,学生都骂‘快享不快’。”
苏蔓忧心忡忡:“我们进去,正面硬拼补贴肯定不行。钱不够烧。而且,理工大我们基础太弱,没有像师大‘沁甜时光’这样的核心网点。学生不认我们。”
老王、李老板等人缩在后面,听到要去理工大,脸上写满了“不看好”和“别折腾”。老王嘟囔:“师大这摊子刚稳住,又去理工大?那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水更深!‘快雨伞’在那儿砸了多少钱?我们这点家当够填坑吗?”
陈默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理工大西门附近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片由老旧教职工宿舍区改造的临街商铺区。“硬骨头,不代表啃不动。‘快雨伞’的弱点,恰恰是我们的机会。”他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他们的‘薪’,烧在‘快’和‘全’的虚假繁荣上,根基不稳。我们的‘火’,要烧在‘稳’、‘准’、‘深’上!理工大,我们不求全面开花,只求精准扎根,打造第二个‘黄金三角区’!”
“‘破冰计划’!”陈默的笔尖重重落下:
1. 核心据点:深挖巷战堡垒(核心:陈默+苏蔓)。 放弃与“快雨伞”在东门正面争夺人流。聚焦理工大西门生活区(学生宿舍7-15栋密集区)! 目标:寻找一个类似于“沁甜时光”的核心合作网点。
- 目标锁定: 经过多轮摸排,陈默锁定了西门“学子便民超市”。店主老孙,五十多岁,经营超市十几年,为人精明务实,对“快雨伞”在自家门口东门搞大阵仗、抢走不少学生客流颇有微词。超市位置好,位于宿舍区中心,面积够大,有改造潜力。
- 攻克策略: 陈默亲自出马,带着精心准备的师大“沁甜时光”案例数据(营收提升、客流稳定、平台赋能价值)和老孙谈判。苏蔓作为“成功样板”店主同行,现身说法,打消老孙对“新事物”的疑虑。核心条件:
- 超市提供场地,改造为“智伞联盟”理工大旗舰店(类似“沁甜时光”模式),承担“智伞”、“智盒”、“智书”基础业务及平台服务节点。
- “智伞联盟”承担改造费用(控制在预算内)、提供设备、技术支持和平台导流。
- 利润分成比例高于师大网点(考虑到理工大竞争激烈,需让利)。
- 老孙需全力配合运营,并承担部分日常管理。
- 攻坚战: 谈判异常艰难。老孙疑虑重重,既担心斗不过“快雨伞”,又怕被平台捆绑太深。陈默和苏蔓轮番上阵,数据、案例、前景、风险坦诚剖析。最终,在陈默咬牙承诺提供一笔小额风险保证金(从紧张的运营储备金里挤)和苏蔓“姐妹店主”的真诚打动下,老孙终于拍板:“行!就信你们年轻人一回!跟‘快雨伞’那帮鼻孔朝天的家伙干一场!”
2. 尖刀突击:锻造理工大“闪电骑营”(核心:刘强)。 复制师大经验,但难度倍增。
- 精兵策略: 从师大“闪电送”队伍中抽调两名最精锐、适应能力最强的骑士(包括“闪电王”小吴),作为“种子教官”派驻理工大。刘强亲自坐镇初期。
- 本地招募: 在理工大西门宿舍区就地招募熟悉地形的学生兼职骑手(优先勤工俭学、体力好、对校园极熟的)。由“种子教官”进行高强度、军事化片区熟悉度培训(三天魔鬼考核),确保对西门“黄金三角”(超市、7-15舍、核心教学楼)的掌控达到“闭眼配送”程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