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机的阴霾逐渐散去,留下的不是伤痕,而是一种更为坚韧的清醒。陈默站在办公室的白板前,上面还残留着应对危机时写下的各种要点。他看着那些字迹,心中却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躁动。危机化解了,业务恢复了,甚至因为处理得当还赢得了一些赞誉。但然后呢?
他清晰地感觉到,“智伞”似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依靠着在“产业毛细血管”和“信任科技”领域的精耕细作,他们成功地在巨头林立的生态中撕开了一道口子,站稳了脚跟。华商银行项目的成功,更是将他们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模仿。星海科技等巨头已经迅速调整策略,推出了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类似风控模块,虽然细节上可能不如“智伞”打磨得精细,但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和资本优势,正在迅速蚕食市场。
“我们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在一次战略务虚会上,陈默开门见山,抛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我们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当巨头们用更低的价格、更响亮的品牌来提供类似服务时,我们靠什么留住客户?靠情怀吗?商业世界,情怀很珍贵,但也很脆弱。”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大家都感受到了这种压力。林薇率先打破了沉寂:“是的,我们的传统优势领域,正在从一片蓝海变成血腥的红海。价格战已经开始初现端倪。我们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打破这个僵局。”
“可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刘强挠了挠头,“继续深挖小微风控?市场总有天花板。向大企业业务拓展?我们缺乏经验和品牌积累,正面强攻星海的核心领地,胜算不大。”
方哲则从技术角度提出担忧:“我们的技术架构虽然独特,但并非不可复制。尤其是在底层算法和模型上,开源社区的进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能持续保持领先一代的代差,技术壁垒会很快被抹平。”
问题像一团乱麻,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他们过去成功的路径,似乎正在走向尽头。
“或许,我们的思维需要跳出原有的框架。”陈默走到白板前,擦掉了上面的旧字迹,“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在已有的赛道上精益求精。这很重要,但可能不够。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还能做什么?’是否存在我们尚未看见,或者看见了但未重视的‘蓝海’?”
他要求所有人,暂时放下手头繁忙的具体事务,进行一次彻底的“战略扫描”。不仅仅是看竞争对手,更要看宏观趋势、政策动向、技术前沿,尤其是要回到他们最初服务的那些“微小”个体——小微企业、社区、供应链末端的参与者,去观察他们在数字化浪潮中,还有哪些未被满足的、甚至未被言说的深层需求和痛点。
一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探索开始了。陈默亲自带队,密集拜访了多位宏观经济学者、政策研究专家和顶尖的技术科学家,试图从更广阔的视野寻找灵感。林薇则带着商务团队,回访了众多老客户,不再仅仅是推销产品,而是进行深度的“需求探矿”访谈。刘强和运营团队则深入到几个典型的社区和产业聚集区,进行田野调查,观察最真实的生产和生活场景。
方哲的技术团队也没有闲着,他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前沿技术研讨会,关注区块链、人工智能agent、边缘计算、隐私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思考这些技术除了现有的应用之外,能否与“智伞”的业务基因碰撞出新的火花。
线索,往往隐藏在不起眼的细节之中。
林薇在一次回访中,遇到了一位在红光社区经营了十几年小超市的老板。老板对“智伞”的社区服务平台赞不绝口,因为它帮他搞活了线上团购。但闲聊中,老板也吐露了一个烦恼:“现在进货还是老样子,靠几个熟悉的批发商,他们说涨价就涨价,品类也有限。想找找新的源头好货,要么找不到,要么找到了量太小人家不搭理,要么担心质量没保障。要是有个能让我们这些小店也能直接对接优质产区或者工厂,还能保证质量、价格又公道的平台就好了。”
刘强在南方一个特色农产品产区调研时,听到当地合作社负责人抱怨:“我们的东西品质很好,但就是卖不出价钱。信息不对称太严重了!大平台压价太狠,自己搞电商又没流量没经验。我们最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贷款或者销售渠道,而是怎么能让消费者真正相信我们的品质,愿意为这份品质买单,同时又能让我们有稳定的预期,避免‘谷贱伤农’的悲剧。”
方哲团队在研讨隐私计算的新进展时,关注到一种名为“联邦学习”的技术,它允许多个参与方在数据不出本地的前提下,共同训练一个机器学习模型。这似乎为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隐私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可能。
这些分散的、看似不相关的线索,被带到了又一次的战略研讨会上。当它们被并排列在白板上时,一个模糊但令人兴奋的图景开始浮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