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凑近了些,眯着眼睛打量弹壳:“大人,这东西真能比上次的铁锅威力大?”
“不是大,是更精准。” 李杰解释道,“上次的铁锅爆炸是无差别的,能量向四面八方扩散,浪费了很多威力。这个球形弹壳能把 80% 的能量集中在前方,也就是说,同样多的火药,用它能产生相当于之前四倍的有效杀伤范围。”
一个年轻工匠好奇地问:“那它能炸穿什么?”
“你说呢?” 李杰笑了笑,指着不远处一块三寸厚的木板,“等试验时让你看看。”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王铁匠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大人,这东西…… 太凶了。” 他一辈子打造兵器,从陌刀到长矛,什么样的利器都见过,但看到这些球形弹壳,他还是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寒意,“陌刀再锋利,一次也就能杀一个人,这东西一炸,怕是能放倒半个百人队……”
他的话让工匠们都安静下来,脸上又露出了犹豫的神色。老张叹了口气:“王铁匠说得对,大人,我们造肥皂能去污,造犁铧能种地,都是积德行善的事。可这东西…… 是杀人的啊。”
李杰看着他们,没有立刻反驳。他走到木案前,拿起一个弹壳,走到窗边,让阳光洒满整个球体。金属的光泽在他眼中跳跃,像跳动的火焰。
“你们还记得三年前突厥人袭扰云州吗?” 李杰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力,“那一次,突厥骑兵攻破城门,杀了三千多百姓,烧毁了半个城池。那些百姓里,有会纺线的老婆婆,有能耕地的壮汉,还有刚会走路的孩童。” 李杰的声音低沉下来,指尖摩挲着冰凉的弹壳,“突厥人用弯刀砍下他们的头颅时,可曾想过‘积德行善’?”
王铁匠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黝黑的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他的侄子当年就在云州戍边,城破后再也没能回来,只找到一只染血的靴子。
“陌刀能保一人,” 李杰将弹壳举过头顶,阳光透过引信孔在地面投下一个明亮的光斑,“这东西能保一城。去年冬天,朔州刺史奏报,突厥人又在边境集结,扬言要在秋收后南下。你们说,等他们杀到长安城外时,我们是举着陌刀跟他们拼,还是用这球形弹壳让他们知道,大唐的百姓不是好欺负的?”
密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熔炉房传来的余温在空气中微微流动。老张的花白胡子抖了抖,突然跪倒在地,这次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带着一种决绝:“大人,是老奴糊涂!请让老奴参与试验,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我也参加!” 年轻工匠们纷纷响应,那个曾经尿裤子的小伙子涨红了脸,“我要让突厥人知道,炸伤狗剩的东西,也能炸碎他们的骨头!”
王铁匠拿起一个球形弹壳,放在铁砧上轻轻敲击,清脆的响声在密室里回荡。“大人,需要我怎么锻打?您说句话!” 他的手臂上青筋暴起,眼神里的犹豫已经被火焰般的决绝取代。
李杰看着眼前这些朴实的工匠,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不仅在研发一种武器,更在凝聚一种力量 —— 一种守护家园的力量。
“引信孔要再打磨三分,” 李杰指着弹壳顶端,“保证引信燃烧速度均匀。另外,在弹壳内壁刻上螺旋纹,这样炸开时碎片能形成旋转,增加杀伤力。”
“好!” 王铁匠拿起锉刀,立刻开始打磨,金属碎屑像金色的粉末般落在地上。
老张则带着工匠们清理试验场地,他们将青石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在三十步外竖起了一块三寸厚的榆木板,木板上画着一个人形靶心。有人在木板后面堆起了沙包,防止碎片飞溅;有人将收集到的黑色粉末按新配方混合 —— 这次硝石比例降到了 55%,木炭增加到 25%,硫磺 20%,每一份都用天平称量,精确到钱。
李杰站在案几前,最后检查了一遍记录本。上面不仅有配方数据,还有他画的简易受力分析图 —— 用箭头标注着球形弹壳炸开时的能量方向。他想起穿越前在农科院实验室做的爆破试验,那时用的是精密仪器,而现在,他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用血肉之躯去探索未知。
“准备引信。” 李杰的声音平静如水。
一个工匠捧着一束浸过硫磺的麻绳走过来,每根麻绳都被剪成一尺长,粗细均匀。这是他们用皂坊的油脂反复浸泡过的,燃烧速度稳定,不会出现忽快忽慢的情况。
王铁匠将球形弹壳并排摆在地上,十个乌黑的球体像蓄势待发的猛兽。他的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但动作却异常精准,将引信小心地插入弹壳顶端的小孔,用蜂蜡密封好缝隙。
所有工匠都退到五十步外的掩体后,掩体是用三层厚木板搭成的,能抵挡飞溅的碎片。李杰最后一个离开,他回头望了一眼那些静静躺在地上的球形弹壳,阳光照在它们身上,泛着冰冷的光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