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悦没合眼。
寅正前三刻,她把战备专账最后一页翻完,笔尖在纸上划出三道横线。灯号三次亮起,时间一次比一次长,从五息到十息。宫外废屋有人影交接布包,西配殿墙缝塞了纸条,永寿宫炭薪用量连续七天超支。这些事连在一起,不是试探,是准备动手的信号。
她提笔写下研判:“节奏递进,恐已在倒计时。七日内必有动。”
写完,她合上账本,将密档木匣交给安蓉。
“送去乾清宫东耳房,放在案头最显眼的位置。皇上一到就能看见。”
安蓉点头,抱着木匣快步走了。
清悦起身,披上外衣。窗外天色仍黑,风刮得窗纸响。她没看天,径直出门,沿着夹巷往乾清宫走。
胤禛在路上碰上了巡更太监。
原本戌时两趟的巡查,今夜改成了每半个时辰一趟。灯笼举得高,照得廊下通明。他站在拐角处,袖子里的人脉名册沉甸甸的。这是他私下整理的底牌,上面记着哪些人可用,哪些人靠不住。
他停下脚步。
巡更路线突然加密,说明宫里已经紧张起来。可这种变化,不该出现在此刻——按计划,所有人还该以为一切如常。
他抽出名册,撕成两半,在灯上点着了。火苗窜起来,他盯着纸片烧成灰,才松手让风吹散。
到了乾清宫东耳房门口,他整了整衣领,推门进去。
清悦已经在了。康熙还没来,桌上摆着她的木匣和一份摊开的文书。胤禛走近,低声说:
“我烧了册子,口述更安全。”
清悦抬眼看她,微微点头。
胤禛走到下首站定。屋里安静,只有铜漏滴水声。
不多时,赵德全掀帘进来,低声说:“皇上就到。”
康熙进门时脸色沉静。他没坐下,先看了桌上的木匣,打开翻了几页,又拿起那张写着“七日内必有动”的纸条。
“你们两个,都来了?”
“是。”清悦上前一步,“臣已汇总所有线索,请皇上过目。”
康熙坐下了。
清悦翻开日程簿,指着记录说:“灯号第一次亮五息,第二次八息,第三次十息。间隔固定,每次都在戌时三刻。这不是偶然,是传递消息的节奏。”
康熙听着,手指敲了敲桌面。
胤禛接话:“近两日,张家、徐家都推了宴请。理由是家中斋戒。但据我所知,他们府上没人病故,也没有祭祖安排。”
“他们在藏东西。”
康熙抬头:“兵器?粮?”
“都有可能。”胤禛说,“而且不止一家。这种同步闭门,像是接到同一个命令。”
康熙沉默。
清悦继续说:“永寿宫用炭量异常,我们一直没动。就是为了让他们觉得安全。现在看来,炭不是取暖用的,是用来掩护地下动作的。”
“挖地道需要热源去潮气。”胤禛补充,“旧砖、井台、废屋,路线能对上。”
康熙终于开口:“你们的意思,是对方已经准备好了?”
“差不多了。”清悦说,“灯号变长,说明要传的内容多了。可能是最后的指令。再不动手,等他们完成联络,我们就被动了。”
康熙站起来,在屋里走了两步。
“抓人容易。可主谋呢?幕后那个指挥全局的人,还在暗处。”
“现在收网,打草惊蛇,他跑了怎么办?”
清悦说:“但我们也不能等他先动手。一旦内外呼应,宫门被破,局势就失控了。”
屋里静下来。
胤禛低头想着什么,忽然说:“母妃之前说过,要让他们觉得一切正常。”
“我们可以放个假消息。”
康熙看向他:“怎么说?”
“照常开库放炭,让永寿宫继续领。但他们塞进墙缝的纸条,我们可以换掉。”
清悦接上:“换成空白纸,或者仿笔迹写些无关内容。只要外头接应的人照常取走,就会继续暴露路线。”
康熙眼神动了动。
“你是说,让他们以为联络还在,其实已经被我们控制?”
“正是。”胤禛说,“这样既能拖住他们,又能顺藤摸瓜。”
康熙缓缓坐回椅子。
“那就按这个方向办。”
清悦立刻说:“我已经安排老宫女明天一早去西配殿打扫,名义上是清理旧物。她们会换掉墙缝里的纸条。”
“外面那头,也得有人盯着。”
胤禛说:“丙三可以继续守灯号。北组暗探守住井台到废屋的路口,记下每一次出现的人。”
康熙点头:“细节你们定。但我只问一句——什么时候动手最合适?”
清悦翻开日程簿最后一页:“如果灯号每天延长,第五次可能会到十五息以上。那时候,他们要传的信息最多,防备也最松。”
“就在那时候。”
康熙盯着她:“你确定?”
“不确定。”清悦说,“但我们现在不动,就是等他们先动。而他们一旦动了,死的就是我们。”
康熙闭了闭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胤禛亲额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成胤禛亲额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