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走进乾清宫时,康熙正低头看着桌上的舆图。他没抬头,只问了一句:“伤兵吃了热饭没有?”
“回皇阿玛,”胤禛站定,“昨夜各营已设热灶,今晨巡检过一遍,饭菜都热着送到了。”
康熙点了下头,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道线,从城南到东直门。他终于抬眼:“你带来的《实录》,朕看了三遍。”
胤禛没说话。
“里面有个断腿的兵,写了个字条,说‘愿为天家死’。”康熙声音不高,“你知道这四个字有多重吗?”
“儿臣知道。”胤禛答,“他们不怕死,怕的是没人看见他们在死。”
康熙起身,走到门口,对外面说:“传议政大臣,一刻钟内到。”
殿内只剩父子二人。康熙背对着他:“今日要动手了。有人拦不住,想等风向再看。你觉得呢?”
“不能再等。”胤禛说,“西夹道灯号连亮五夜,废屋脚印每日加深,对方已在调人。若我们不动,他们会先破宫门。”
康熙转过身,盯着他:“你说得跟清悦一样。”
“因为我们都看到了一样的事。”
康熙沉默几息,拿起案上的兵符,放在匣中。“那就打。八旗主力由我亲自调度,城南防线归你统协。你现在就去,把能叫的人都叫上阵。”
胤禛行礼退出。
他刚出殿门,就见安蓉迎面跑来,手里攥着一张纸条。她递过来,喘着气:“永和宫来的,主子让您走前务必看一眼。”
胤禛展开纸条,上面是清悦的笔迹:**炭火加三成,药分双路送,白巾队入列后报我。**
他折好纸条塞进袖口,翻身上马。
此时永和宫西暖阁,清悦正站在长桌前。桌上铺着六张清单,分别是粮、药、炭、布、水、械。六尚局的掌事嬷嬷跪了一地。
“每人领一份单子,一个时辰内必须核完。”清悦指着最边上的尚食局主管,“你们负责热灶柴炭,每一车出去都要记数,烧多少补多少,不准空报。”
“是。”
“尚药局听令。”她转向另一人,“前线要的金创药、止痛散,今晚必须发出。走两条路,一路经护军营,一路绕北库房。谁敢只走一条道,当场革职。”
“奴才明白。”
“尚衣局准备棉布,剪成条状发下去,包手包脚。夜里站岗的兵,一人两双厚袜,不准克扣。”
她话音刚落,门外安蓉进来,在她耳边说了几句。清悦点头:“知道了。让丙三盯紧西夹道,老赵换岗后立刻控制。”
说完,她转身走到墙边,拿起铜铃摇了三下。铃声一停,四个黑衣暗卫出现在门口。
“你们走信鸽道,把这三封令直接送到内务府库房、太医院值房、护军营副将处。不许经任何人手,不准用传令太监。”
四人接令,迅速退下。
清悦坐下,提笔在日志上写下:“寅时三刻,总攻令下;卯时初,六宫调度全开;物资车队辰时启程,预计巳时入营。”
她放下笔,揉了揉手腕。一夜未睡,但她没停下。
乾清宫内,议政大臣们已到齐。几位老臣站出来,说兵力分散,民心未稳,建议暂缓出兵。
康熙没动怒,只让人把胤禛的《前线实录》拿上来。他翻开一页,念道:“火铳队三人靴底开裂,站岗时脚冻烂,不敢言。”
他又翻一页:“伤兵帐无热水,药布发霉,有兵伤口生蛆,仍不下火线。”
满殿寂静。
康熙合上册子,看向主和的大臣:“尔等每日穿锦袍、坐暖轿,可知外头将士连双干鞋都没有?他们不是兵,是人。人会冷,会疼,会死。你们怕乱,可他们已经在替你们死了。”
没人再说话。
康熙站起来,走到龙案前,拿起兵符:“朕意已决。八旗主力即刻出动,封锁九门,查所有进出人员。东直门、德胜门、崇文门三路并进,目标——永寿宫地道出口。”
他顿了顿:“活口要留,主谋必抓。”
令下之后,宫外马蹄声起。
胤禛赶到城南大营时,天刚亮。张家和徐家的人还没到。他没等,直接去了联络点。
两家家主果然迟疑。张家说私兵已备,但怕日后清算;徐家干脆称病不出。
胤禛不辩解,只从怀里掏出那本《实录》,翻到其中一页,递给张家家主:“你看这个。”
纸上是一行歪斜的字:“我是李二狗,右腿没了,但我还能举枪。皇上让我们守门,我就守到死。”
张家家主看完,手抖了一下。
“这不是求赏,是托命。”胤禛说,“今天你们退了,明天史书上写的不是‘明哲保身’,是‘临阵脱逃’。”
徐家家主坐在椅子里,半天没动。最后他说:“我们出兵。但你要保证,事后不牵连家人。”
“我以皇子身份起誓。”胤禛说,“只要你们守约,朝廷必守诺。”
两人终于点头。
胤禛当场写下确认书,盖上随身印章,交给随从快马送回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成胤禛亲额娘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成胤禛亲额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