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句话,王磊特意加重了语气,尾音微微上扬,眼神里的笃定与兴奋,像一束光透过镜头,直抵每一位观众的心底。他甚至能感受到,摄像机另一端,千万双眼睛正紧紧盯着屏幕,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
几乎是直播链接上线的瞬间,后台数据监测屏便开始疯狂跳动——屏幕上的数字像失控的秒表,从最初的五十万,到八十万,再到一百万,仅仅用了二十八秒!更惊人的是,数字还在以每秒五千人的速度猛涨,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卡顿(因访问量过大)。弹幕更是瞬间陷入前所未有的狂欢,密密麻麻的评论像彩色的流星雨般倾泻而下,几乎要将整个直播画面完全覆盖,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的评论交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连弹幕过滤系统都来不及处理:
“来了来了!等了整整一周的终极揭秘!王导求你别吊胃口,快带我们冲!”
“我赌十包辣条!绝对是陆先生!从第一期他露脸我就觉得眼熟,那温润又疏离的气质,除了十年前退圈的陆砚辞没别人!赌上我十年老粉的尊严!”
“双马甲实锤!‘山民001’写《凡人寻仙录》,‘樵夫’作《青溪谣》《麦浪》,肯定都是他!孩子从昨晚看到预告就没睡着,现在手都在抖,打字都打错了!”
“谁懂啊!十年前我还是个初中生,抱着陆砚辞的海报哭;现在我都工作三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如果真的是他,我当场哭给节目组看,还要给我妈打电话报喜!”
“书粉来证!上次黄老师说陆先生分析韩立心理,那段话和‘山民001’在作者后记里写的一模一样!还有音乐粉!‘樵夫’的曲子里总用竹笛,陆先生就会吹笛!时间线还对得上!除了陆砚辞还有谁!”
“十年前陆砚辞退圈时说‘想找个地方好好生活’,云栖村不就是这样的地方吗!我已经开始哭了!”
负责监测数据的年轻工作人员——他刚毕业不久,眼镜滑到了鼻尖,看着飞速攀升的数字,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对着对讲机大喊:“王导!观看人数破一百八十万了!还在涨!弹幕量已经突破一百五十万条了!服务器带宽不够,技术部正在紧急扩容!”王磊闻言,眼底的光芒更盛,对着镜头笑得开怀,甚至抬手揉了揉眉心(掩饰紧张):“看来大家和我们一样,都等不及要揭开谜底了!那我们话不多说,现在就出发,一起去陆先生家一探究竟!”
队伍沿着山间的青石板路缓缓前行,石板路两旁长满了青苔,踩上去软软的,还带着湿润的凉意。两旁的毛竹郁郁葱葱,竹秆笔直挺拔,竹叶层层叠叠,风一吹便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演奏一首自然的乐曲。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地的碎金,随着风的吹动轻轻摇晃。摄像机如影随形地跟在嘉宾身后:主镜头拍着队伍前行的背影与沿途风光,侧机位捕捉着嘉宾们的神情,特写机则对准了石板路上的青苔、竹叶上的露珠,还有张捷吉他上的划痕,将这些细节一一传递给屏幕前的千万观众。
走在队伍中间的黄垒,对着跟随的侧机位镜头,开始了最后的悬念铺垫——他双手背在身后,步伐从容,手里还把玩着一片刚从竹上摘下的竹叶,语气却带着恰到好处的神秘感,像是在讲述一个尘封了十年的传奇故事:“陆先生这个人,真的很不简单。”他缓缓开口,目光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竹篱笆,眼底满是感慨,“第一次见他,是在村头的老槐树下,那棵树有几十年了,枝繁叶茂。他坐在石凳上,给一群孩子讲《神雕侠侣》,讲杨过断臂时,他声音特意放轻,孩子们都皱着小眉头,有的还偷偷抹眼泪。那时候就觉得他气质不凡,不是普通的村民——他说话时语速平缓,眼神沉静,像藏着很多故事。”
“后来接触多了,才发现他的才华,简直像一座挖不完的宝藏。”黄垒顿了顿,将竹叶夹在指间,继续说道,“我们剧组拍外景时,有个场景是‘山间书房’,布景总觉得少点韵味,竹帘挂上去显得呆板。他路过随口说‘把竹帘换成半透的淡青色纱帘,晨光洒进来时,会在书桌上投下纱纹的影子,像水墨画一样有层次感’。就这么一句建议,我们赶紧调整,结果拍出来的画面,连摄影师都拍案叫绝,说这是全剧最美的布景之一,连我们的专业布景师都拍大腿说‘怎么没想到’!”
“再看他的书法,上次过年,他给村里写春联,用的是松烟墨,写在洒金红纸上。‘福’字笔锋遒劲,起笔藏锋,收笔回锋,既有颜体的厚重沉稳,又有柳体的挺拔骨感,每个笔画的墨色都浓淡相宜,没个二十年的功底,根本写不出那种韵味。村里的老人都说,这字比镇上书法协会会长写得还好!”
“还有文学方面,我们聊《凡人寻仙录》时,他对韩立的心理变化分析得头头是道——从青云门时的单纯怯懦,到经历背叛后的隐忍,再到入魔界后的挣扎,每一个细节都说到了点子上,甚至提到了‘韩立第一次杀人时,指尖的颤抖是源于恐惧,而非狠厉’,这一点连原着改编时我们都没注意到!他说这些话时,眼神专注,仿佛那些人物就是他亲手创造的,比我们这些参与改编的主创还要透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