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没嫌弃他基础差,耐心地教他:“唱‘小城里的雨’这句时,别想着‘怎么唱高’,就想象你站在老家的屋檐下,看着雨打在青石板上,声音轻一点,像在跟雨说话。”林浩照着做,一开始总忍不住飙高音,苏晓就陪着他一起唱,用口琴的调子把他的声音拉回来。
有次排练间隙,林浩试着弹唱了首自己写的《老屋檐》,歌词里“妈妈在厨房煮面条,爸爸在门口修收音机”,全是小时候的回忆。苏晓坐在旁边听,悄悄录了段音频,发给陆砚辞:“你看,林浩其实能唱好‘真诚的歌’。”
真正让所有人感受到“互相成就”的,是录制中期的一个午后。排练室里的空调坏了,大家却没散去——沈曜坐在角落弹吉他,琴颈上的“辞”字被阳光照得发亮;苏晓靠在窗边吹口琴,调子是《麦浪》和《深夜独白》的混编;陈勋坐在地上打手鼓,手鼓上的划痕是早年跑巡演时磕的;林小宇站在中间,唱着《公园长椅》,声音里满是温柔;连林浩都跟着轻轻哼,手里还帮陈勋递了瓶水。
陆砚辞路过时,没进去打扰,只是站在门口,看着里面的画面。阳光透过窗户,把每个人的影子叠在一起,旋律里没有“竞争”的尖锐,只有“共鸣”的柔软。他的嘴角悄悄露出浅笑,手指轻轻跟着手鼓的节奏打拍子——这才是音乐该有的样子:不是你争我夺的赛场,是互相启发的土壤;不是单打独斗的表演,是一群人用真诚拼凑出的温暖。
节目播出后,#歌手选手互相成就# 的词条像长了翅膀似的冲上热搜,话题阅读量一夜之间破了亿。网友的评论里,没有“谁比谁厉害”的争论,全是带着感动的分享:“看到沈曜帮苏晓调吉他,苏晓教林浩吹口琴,突然觉得音乐好神奇,能把不一样的人连在一起”“《公园长椅》里的手风琴,《深夜独白》里的口琴,都是他们互相成就的证明啊”“这才是音综该有的氛围!不是制造冲突,是传递音乐的温暖”。
有位从事音乐教育的网友,在评论区写了段话,被陆砚辞点赞转发:“好的音乐从来不是‘独善其身’,是‘众行致远’。当歌手们放下‘竞争’的执念,用真诚互相启发时,每个旋律里都会藏着照亮别人的光——这束光,比任何‘炸场的高音’都更有力量,比任何‘热搜的流量’都更长久。”
后来,《歌手》总决赛结束时,选手们一起合唱了首《我们的旋律》,是陆砚辞帮他们写的曲子。沈曜弹吉他,苏晓吹口琴,陈勋打手鼓,林小宇拉手风琴,林浩负责和声。当“我们的旋律,像风连起麦田和星夜”的歌声飘满演播厅时,台下的观众都站了起来,掌声里满是感动——没人再关注“冠军是谁”,只记住了这群音乐人,用真诚的联结,把“竞争”变成了“互相成就”的温暖。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20xs.org)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