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干部的邀请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徐翔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他望着对方诚恳的眼神,脑海中反复回响着“系统学本领”“保护更多人”的话语,心中满是对那个神秘世界的向往。可这份向往刚冒头,就被一股更深的牵挂压了下去——他最放不下的,始终是妹妹。
这些年,兄妹俩相依为命,妹妹是他活下去的全部底气。他能想象到,进入那个处理特殊事件的机构后,大概率会四处奔波,甚至可能面临未知的危险,根本无法时刻陪伴在妹妹身边。若是把妹妹独自留在小镇,他实在无法安心;可若是带着妹妹一同前往,机构的环境显然不适合一个孩子成长,更别提让她像普通孩子一样读书生活。
接下来的几日,徐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白天干活时频频走神,夜里也辗转难眠,练习法门时更是心不在焉,体内的炁都变得浮躁起来。赵干部和小苏看在眼里,心里早已了然。他们并未催促,只是偶尔过来与徐翔闲聊,顺便提及机构对于成员家属安置向来有完善的协助机制。
“你不必过于忧心,”赵干部某次特意单独找到徐翔,语气诚恳,“我们知道你放心不下妹妹,只要你愿意加入,我们会尽力帮你寻找合适的安置方式,确保她能在安稳的环境里长大。”
这番话像一颗定心丸,稍稍缓解了徐翔的焦虑。而此时,罗恩那缕潜藏在因果脉络中的意念,也悄然开始了引导。他没有直接干预那对夫妇的生活,只是以最细微的方式,编织了一场恰到好处的“相遇”。
在清溪镇附近的平江县里,住着一对姓周的中年夫妇。周先生在县城经营着一家小书店,周太太则在家打理家务,家境小康,日子过得平淡而安稳。可这份安稳之下,藏着两人难以言说的伤痛——他们唯一的儿子在几年前的战乱中失散,几经寻找最终只得到了孩子遇难的消息。这些年,夫妇俩始终无法走出丧子之痛,家里的儿童房一直保持着原样,周太太更是时常对着空荡的房间默默流泪。两人心地本就善良,平日里看到流浪的孩子,总会忍不住多帮衬几分,心里却始终空着一块,盼着能再有个孩子陪伴左右。
这一日,周太太像往常一样去镇上的慈善堂做义工。慈善堂的嬷嬷正是当年收容过徐翔兄妹的陈嬷嬷,她与周太太相识多年,深知她的心病。罗恩的意念轻轻触动了陈嬷嬷的思绪,让她在与周太太闲聊时,自然而然地提起了徐翔兄妹的近况。
“说起徐翔那孩子,真是个苦命又争气的,”陈嬷嬷一边整理捐赠的衣物,一边叹气,“如今有个好机会能去学本事,可就是放心不下他那小妹子。那丫头懂事得很,长得也乖巧,就是从小没享过几天福。”
陈嬷嬷细细讲起了徐翔带着妹妹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经历,讲起徐翔如何护着妹妹躲过瘟疫,如何拼命干活供妹妹读书,言语间满是心疼。周太太越听,心里越是酸楚,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儿子的模样。她红着眼眶追问起妹妹的情况,陈嬷嬷便拿出之前偶然拍下的一张照片——那是妹妹在学堂门口笑着的样子,扎着小辫子,露出两颗小虎牙,格外惹人喜爱。
看到照片的那一刻,周太太的心瞬间被揪紧了,一股强烈的怜爱涌上心头。她连忙拉着周先生来到清溪镇的慈善堂,恳请陈嬷嬷帮忙,想要见见这个可怜的小姑娘。陈嬷嬷本就觉得周夫妇是可靠之人,便爽快地应下,安排了双方的见面。
这一切在旁人看来,不过是一场由闲聊引发的善意之举,没人知道这背后藏着跨越时空的指引。
徐翔得知有一对夫妇想收养妹妹时,心里既期待又警惕。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借着送货的名义,悄悄去了平江县城,暗中观察了周夫妇几日。他看到周先生的书店里,时常有孩子来看书,周先生总会耐心地给孩子们推荐书籍,还会留出专门的角落供孩子们阅读,从不驱赶;他看到周太太路过街边的小吃摊,会给乞讨的孩子买包子,眼神里满是温柔,没有丝毫嫌弃。
他还看到夫妇俩的家干净整洁,儿童房布置得温馨可爱,里面摆满了适合孩童阅读的书籍和崭新的玩具,显然是早就做好了迎接孩子的准备。徐翔甚至故意在书店附近装作迷路的少年,周先生不仅耐心给他指路,还担心他饿肚子,给了他两个刚买的豆沙包。
几次观察下来,徐翔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对夫妇身上的善意,那是装不出来的温柔与真诚。
不久后,在陈嬷嬷的安排下,徐翔带着妹妹与周夫妇见了面。周太太一见到妹妹,就忍不住红了眼眶,她蹲下身,拿出提前准备的布偶,轻声细语地问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呀?这个送给你好不好?”
妹妹起初有些拘谨,躲在徐翔身后,偷偷打量着眼前的夫妇。周先生没有上前,只是笑着递过一本插画书:“别怕,我们就是想和你聊聊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双果实在异人界的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双果实在异人界的逆天改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