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审结果很快传遍灵山:灵植堂被废,聚魂井尽数填平,清凡派赔偿的灵晶堆满了灵山脚下的新田。老农夫捧着用赔偿换来的合道稻种,在井原址上播下第一粒种子,孕土根与土壤共鸣,竟长出株带着灵仙两界气息的新苗。
“这叫‘和解稻’。”陈刚望着新苗,天机轮的星轨纹与苗尖的光共鸣,“根在凡俗,穗向仙途,就像我们这些人。”
阿岩正在给新田砌埂,石灵根与砖块相触,将清凡派的锁灵纹碎块嵌在埂边:“让这些破铜烂铁也尝尝,被土地滋养的滋味。”
陈念禾则在整理各派送来的典籍,其中一本《仙凡灵根考》里,夹着张丹鼎门长老的字条:“过去总以为凡俗灵根无用,如今才知,是我们丢了根本。”
夕阳斜照时,公堂的测魂石被搬到了新田边,石面映着和解稻的影子。陈刚摸着石上尚未消散的血痕,突然明白:所谓逆天,不是要打翻仙凡的界限,而是要让高高在上的人看清,凡俗的泥土里,藏着最坚韧的力量;所谓仙途,也不是远离烟火的孤高,而是带着土地的温度,一步步踏实前行。
远处的清凡派山门,有弟子悄悄跑来,捧着自家培育的灵草种子,想请陈刚帮忙看看是否“干净”。陈刚接过种子,埋进和解稻旁的土里,笑道:“种下去试试,土地从不说谎。”
种子破土的瞬间,发出细微的脆响,像在回应。陈刚知道,灵山的风波还未平息,清凡派的残余势力仍在暗处窥伺,但他不怕。因为和解稻已经扎根,凡俗灵根的价值被看见,被认可,就像这新田的埂,看似朴素,却能挡住任何风雨。
夜风拂过稻田,和解稻的叶片轻轻摇晃,与铁骨稻的穗粒唱和。公堂的灯火渐渐熄灭,但新田的星光却愈发明亮,照亮了凡俗与修仙之间那条曾经模糊的路——原来根本没有鸿沟,只有不肯低头的偏见;没有高低,只有是否记得,自己的根,曾扎在哪片土地。
陈刚站在田埂上,握紧天机轮,望向青牛村的方向。那里的记忆田该收割了,万灵田的同春稻想必也结满了穗。他知道,自己很快会回去,但不是逃避,是带着灵山的故事,带着和解稻的种子,让更多人明白:
仙途不在云端,在脚下的泥土里。
尊严不靠别人赐予,靠自己种出来。
而这片被血与泪浇灌过的新田,
终将长出最饱满的希望。
喜欢农家子的仙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农家子的仙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