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摇曳,将苏凌的身影拉长,投在斑驳的墙壁上,随着火苗的跳动而微微晃动。
窗外,天色愈发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随时会再次降下大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风雨欲来的压抑,以及一种独处时的、深入骨髓的寂静。
苏凌靠坐在长椅上,双目微阖,但并未真正入睡。
他的脑海中,正如同走马灯一般,将昨夜至今晨发生的所有事情,一帧一帧地仔细回放、剖析。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眼神、语气、动作,甚至空气中残留的一丝异样气息,都被他反复咀嚼,生怕遗漏了任何可能指向真相的关键所在。
他主要思考着三个萦绕心头、彼此交织却又似乎各自独立的谜团。
其一,便是黑牙口中那桩十年前的灭门惨案,与孔鹤臣的真正关系。
黑牙坚信孔鹤臣是其恩人,是黑暗中唯一的光。
苏凌起初也倾向于认为,孔鹤臣救下黑牙,培养成死士,是典型的枭雄手段,施恩图报,利用其仇恨与武力。但细细推敲,其中却有太多不合逻辑之处。
若许韶灭门案真是孔鹤臣幕后指使,或是他乐见其成甚至推波助澜的结果,那么,当时年仅十余岁、家破人亡、几乎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黑牙,对孔鹤臣而言,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绝非是冒着风险救下他,更非是耗费心力、甚至不惜动用情面去求动那位脾气古怪、亦正亦邪的“鼍神”收其为徒!
一刀杀了,永绝后患,岂不更加干净利落?
对于孔鹤臣这等深谙权谋、视人命如草芥的政客而言,斩草除根是本能,留下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幼苗,无异于在身边埋下一颗不知何时会爆炸的惊雷。
这绝非智者所为。
可孔鹤臣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救了黑牙,给了他活下去的理由和希望,更给了他复仇的力量(武功)。
这背后,真的只是单纯的“施恩图报,培养杀手”这么简单吗?
苏凌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眉头越皱越紧。他隐隐觉得,黑牙家的灭门案,真相或许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孔鹤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能并非黑牙所认知的那样,甚至......可能恰恰相反?
但若是相反,孔鹤臣为何从不向黑牙言明?任由其恨错了人?这其中的曲折与隐秘,恐怕牵扯极深。
其二,是关于那个以银针袭杀黑牙的神秘黑衣人。
此人的出现时机,太过巧合,也太过致命。
恰恰是在黑牙心理防线即将崩溃,准备吐露关于户部尚书丁世桢身边隐藏高手的关键信息之时!这绝非偶然,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灭口。
此人是谁?受何人指使?
表面上看,最合理的解释是:此人是孔鹤臣安排的“后手”。一旦黑牙刺杀苏凌失败,或被擒后有可能泄露机密,便由这隐藏的暗棋出手,将其铲除,保全幕后之主。
这符合孔鹤臣行事缜密、心狠手辣的风格。
然而,苏凌心中却存有疑虑。
若真是孔鹤臣的人,为何不在黑牙刚被制服、苏凌尚未开始深入审讯时就动手?
那样风险更小。偏偏要等到黑牙在苏凌连番心理攻势下,即将说出可能牵扯到另一位朝廷大员丁世桢的秘密时才动手?
这时辰,更像是在阻止某个特定信息的泄露,而不仅仅是灭口一个失败的工具。
这让苏凌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这个黑衣人,或许根本就不是孔鹤臣的人!
他背后的主子,另有其人!
而他的目标,不仅仅是灭黑牙的口,更重要的,是阻止黑牙说出那个名字——那个隐藏在丁世桢身边的高手!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那么指使黑衣人的,极有可能就是丁世桢本人,或是与丁世桢利益攸关的势力!
他们察觉到了黑牙可能带来的威胁,故而抢先一步,杀人灭口。
可是......
苏凌回想起自己曾暗中探查过丁世桢的府邸,并未感知到有如此修为高深的气息存在。
能发出那般精准、迅疾银针的高手,绝非寻常护卫,其修为甚至在黑牙之上。
丁世桢身边,何时笼络了这等人物?
还是说,此人平时隐藏极深,连自己也瞒过了?若真如此,那丁世桢此人的城府和所图,恐怕也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其三,也是让苏凌心情最为复杂的,是最后那个现身救走同伴的黑衣人。
对此人的身份,苏凌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八九不离十的答案。
尽管对方刻意压低了嗓音,改变了说话的腔调,但某些尾音的习惯,某些语气中的细微转折,是难以完全掩饰的。
更重要的是那身形、步态,尤其是动手时展现出的武功路数——那手精妙绝伦、以气御使、带着独特星辰意蕴的剑法掌功,以及那出神入化、认穴极准的点穴手法......
这一切特征,都指向了一个苏凌既熟悉、又此刻感到无比陌生和失望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对弈江山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对弈江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