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的机缘并未被立即享用。王浩的警告如同冰水浇头,瞬间熄灭了阿宁心中那因聚气丹而燃起的灼热渴望。石屋太显眼,那开启的木盒、逸散的微弱药香,都可能成为吸引荒野中未知存在的灯塔。两人强压下几乎要冲破胸膛的巨大激动,如同捧着易碎的稀世珍宝,迅速而谨慎地退出了那弥漫着腐朽尘埃气息的石屋。
他们并未走远。王浩凭借着册子上“归元”二字残留的微弱金光指引和对地形敏锐的观察,在距离石屋约莫半里外、山坳侧面一处隐蔽的岩缝深处,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临时据点。
这是一道天然形成的狭窄岩缝,入口被茂密如帘的墨绿色藤蔓和一块半人高的风化岩石巧妙地遮掩。内部空间不大,仅容两人勉强盘膝而坐,但干燥、避风,岩石坚硬冰冷,头顶有巨大的岩层遮蔽,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安全的小小空间。入口处,王浩再次布下了简易的藤蔓绊索预警。
这里,就是他们踏上真正炼气之路的起点。
岩缝内光线昏暗,只有入口藤蔓缝隙透进来的几缕惨淡天光。空气中弥漫着岩石特有的冰冷气息和淡淡的苔藓味道。阿宁和王浩背靠着冰冷的岩壁,相对盘膝而坐。行囊被小心地放在身侧。王浩从行囊最深处,取出了那卷承载着《引气诀》的深褐色兽皮卷轴,以及那个温润如玉、装着聚气丹的淡青色小玉瓶。
卷轴再次被展开,在昏暗的光线下,其上流转着微芒的古篆文字如同黑夜中的星辰,散发着指引的光芒。玉瓶被放在两人中间的地面上,瓶塞紧闭,但仅仅是其存在本身,似乎就让这狭小的空间里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清新气息。
“先看功法。”王浩的声音低沉而郑重,破碎镜片后的眼睛死死盯着卷轴开篇,“《引气诀》,引气归元……第一步,‘感天应地’,捕捉天地间游离的‘灵气’……”
两人收敛心神,摒弃一切杂念,将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到那玄奥的文字之中。
《引气诀》开篇所述,清晰明了,却又艰深晦涩。它讲述了天地间存在着一种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气”——灵气。此气乃万物生机之源,亦为修行之基。引气入体的第一步,便是要在这浩瀚天地间,以自身意念为网,去“感知”、去“捕捉”那游离的、微弱的灵气。
方法,是特定的呼吸节奏配合意念的观想与引导。
“吸——缓而深,意念如丝,探入虚空,感其微动……”
“呼——绵而长,意念如引,纳其入体,归于丹田……”
文字之下,还配有极其简略、却蕴含着玄奥韵律的呼吸吐纳图谱和意念流转轨迹示意图。
王浩看得如痴如醉,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解析、记忆。阿宁虽然对文字理解有限,但他拥有昨夜在巨石后引动那一丝微凉元气的亲身体验!他更多地将心神沉浸在那图谱描绘的韵律和琉璃碎片传递的微弱共鸣感中,试图去理解、去契合。
理论清晰,但实践……却难如登天!
两人按照《引气诀》的指引,调整呼吸,放缓,加深。意念如同最细的蛛丝,小心翼翼地从自身向外蔓延,探入岩缝外那片被藤蔓遮蔽的、昏暗的世界,探入更广阔的、被灰黄天幕笼罩的墟界边陲荒原。
然而……
一片混沌!
一片死寂!
意念所及,只有冰冷的岩石、潮湿的苔藓、空气中漂浮的尘埃……还有那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荒芜与贫瘠感。别说那玄之又玄的“灵气”,就连昨夜在巨石后感知到的、那些如同混乱尘埃般的黯淡“光点”或“气流”,在这里都稀薄得近乎不存在!
时间在缓慢而艰难的尝试中流逝。惨淡的天光从岩缝入口的藤蔓缝隙中移动、减弱,最终彻底消失。黑暗笼罩了狭小的岩缝。
疲惫如同潮水般袭来。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意念,比与钢爪鼬搏杀更加消耗心神。阿宁只觉得脑袋如同被灌了铅,昏沉刺痛。左手掌心的麻痒钝痛在寂静中变得格外清晰。王浩破碎镜片后的眼睛也布满了血丝,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冰冷的岩石地面。
绝望,如同冰冷的藤蔓,开始悄然滋生。
“不行……什么都感觉不到……”阿宁的声音带着巨大的沮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睁开眼,眼前只有一片浓稠的黑暗。“这里……太‘贫瘠’了……就像老周头说的,墟界边陲,灵气稀薄……”
王浩也缓缓睁开眼,破碎镜片在黑暗中反射不出任何光泽。他沉默着,枯瘦的手指却下意识地、死死攥紧了放在腿上的《引气诀》卷轴。老周头的故事在脑海中回响——“……那散修为何选择在灵气相对浓郁的‘灵眼’之地坐化?盖因边陲之地,灵气稀薄如沙漠滴水,纵有上乘功法,亦难引气入门……”
难道……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找到《引气诀》,却要因为这该死的“贫瘠之地”而功亏一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墟界说书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墟界说书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