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士绅,又是何等丑陋的嘴脸。
他想起原主崇祯,就是在蠹(dù)虫豺狼的包围下,苦苦支撑越忙越乱。
最终,将大明这艘破船,驶向了无尽的深渊。这让崇祯(黄伟),想起了那句名言。
朝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
王朝末年,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加上小冰河时期天灾连年,西北大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活不下去的农民,只能被迫成为流民,李自成、张献忠之辈应运而生,势如燎原。
而关外,还有黄台吉的八旗铁骑虎视眈眈,屡屡破关入塞劫掠中原……
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交织成一张绝望的大网,将大明王朝紧紧缠绕。
更可怕的是,根据前世的记忆,好像就在这几年,一场恐怖的鼠疫将从山西爆发。
最终蔓延至京师,带走二十余万条生命,京师十室九空防御形同虚设……
想到这里,崇祯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时间!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满打满算,距离历史上北京城破,只有不到五年半!
他猛地转身,不再看那凄迷的风雪,大步流星地走回,温暖的东暖阁内。
王承恩被他突然的动作,吓了一跳后连忙跟上。
崇祯重新坐回龙椅,扫过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直接将那些求救的、要钱的、弹劾的奏折推到一边,取过一张空白的宣纸拿起圭笔。
玉制笔杆带着丝温润,借着残存的肌肉记忆,很自然地握笔写出一手,银钩铁画的好字。
崇祯都未抬头,沉声吩咐道:“王伴伴,研墨。”
“是,皇爷。”王承恩不敢怠慢,立刻上前,挽起袖子,开始熟练地磨墨。
笔尖落在宣纸之上,他写的不是奏章批语,而是一份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救世纲领。
核心问题:小冰河期天灾导致粮食减产,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流寇四起。
当务之急:搞钱!内帑那几十万两白银,对任何事都是杯水车薪。
第二,掌兵!必须有一支绝对忠诚的核心武力。
第三,鼠疫!必须提前布局,从多方入手提前规划,将鼠疫遏制在摇篮里。
张献忠貌似已受抚,但据‘记忆’此人不久必反,需提前布局,雷霆剿灭!
左良玉部骄横,不可轻信,可调秦良玉白杆兵制衡……
然后整顿吏治,清查田亩,推广高产作物,兴修水利……
他写得飞快,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和超越时代的知识,化为一个个简洁的条目。
每一个字落下,他眼中的光芒就坚定一分!既然,上天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
那他黄伟,不!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就要用这四百年的见识,逆天改命!
王承恩一边磨墨,一边偷偷窥视着纸上的内容,以前他从未这么干过。
这次,不知为何有种强烈的情绪,催促着他去看那张纸。
炸药包,鼠疫杆菌,红薯,土豆,遂发枪,金属定装弹,这都是些啥呀?
皇爷写的字他都认识,可这些是何物件,为啥一个不曾识得?
这……这咋睡一觉醒来,咋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足足一个时辰后,崇祯疲惫的放下手中圭笔,脑海中不自沉的想着:
“朱由检,未走完的路朕来走。你救不了的大明,朕来救!这煌煌神州绝不容沉沦!”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m.20xs.org)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