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英虽然内心惊疑,陛下不是很痛恨贪腐吗?今日为何看来并不太生气。
崇祯咳嗽一声,冯英才道:“陛下,以往都是贬为庶民,家中有功名者削其功名。”
“若赃款被挥霍无法补齐,直系家属会被徒刑,或短暂的充入劳役。”
崇祯听后频频点头,这种处理方式很规正,但总感觉少了份威慑力。
崇祯敲击着御案,指头有桀纣的落在楠木御案,那被摩擦到反光的桌面。
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冯英心头,冯英心想看样子,皇上这是打算严惩犯官家属了。
冯英正听得愣神间,突然!崇祯敲击御案的手,毫无征兆的停了下来。
崇祯想到了一个办法,既不用诛连甚广,也能起到有效的威慑。
想到接下来的精彩,崇祯不自觉的笑了起来,笑罢崇祯道:“冯爱卿,你且坐那先等会。”
“待朕先写份处置文书,爱卿再拿去按朕所写文书,按步骤处置即可。”
半晌方才写完,将之递给王承恩,让其拿过去给冯英看。
冯英站起身躬身接过,展开后细细的看了起来,还未看完就惊的目瞪口呆!
处置贪腐还能这么玩?这亲属不是全废了吗?这么看来,成为庶民还是最轻的惩处!
三日后,京师惠民局派了很多小孩,上街兜售一个叫‘报纸’的东西,售价仅一文钱。
大明的百姓们何尝见过,如此便宜的纸张,这么大一张纸印这么多字,还只卖一文钱!
于是,纷纷掏出一文钱购买,有个在城外干完农活,扛着锄头回城的老农。
听到有孩童叫卖,什么报纸一文钱,看着那半大孩子的手上,拿着一摞两尺见方的纸。
上面还印满了字,当即掏出一文钱,买下一张报纸展开看了起来。
大明普通百姓,识字率大概在四成,识字率指认识百十个字,并非能通读一篇文章。
老农边走边看报纸,大部分字他都不认识,皇帝、承天门、早朝他认识。
跟在一旁的农夫笑道:“三喜,你掏钱就买,识字吗?”
那个叫三喜的农夫鄙夷道:“一文钱,买这么大张纸都买不来,我请王秀才去读不行吗?”
朝廷其实是有邸报的,但那是朝廷对官府的,为了区分开才定了报纸的名字。
本来,民间是有很多报房的,主要是抄写朝廷发的邸报,用于在民间流转。
但那些都是官方信息,很少有针对百姓的,一般是时政要闻等。
这次朝廷说是公审,京师百姓皆可围观,只要遵守法度即可。
报纸上所写的内容是,三日后早朝在承天门举行,京师六品以上官吏皆要到场。
早朝选在皇宫外门,这是有史以来首次这么干,还允许百姓围观更是亘古未有。
三日后的卯时初刻,崇祯郑重的穿上了冕服,踱步登上承天门城楼。
此刻天还很黑,广场之上却站满了人,有排队的各级官员,还有京师百姓。
随着午门钟鼓楼内,传来三通鼓响。一队百余人的大汉将军卫队,缓步跑出承天门。
三千营的的千余人,将百姓与百官隔绝开,这样的场面可谓相当宏大。
崇祯端坐于龙椅上,随着午门钟声传来,太监净鞭后高呼:“肃静,众人朝拜,跪!”
承天门前几万百姓,与百官一起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传来。
不是说京师只有几万人,是因为承天门前只能站这么多人,再多就离着太远了。
皇帝讲什么都听不清,崇祯大声道:“朕的子民、百官们,平身!”
大汉将军们负责,将崇祯的声音传出去,吩吩吼道:“平身……平身!”
承天门上是放了御阶的,崇祯从龙椅上站起身,立于御阶上道:“今日,早朝在此议政。”
“想必众人都很不解,今日是有重要之事,一个关乎大明未来之事,这并非危言耸听!”
“今日,与其说是早朝,不如说是公审,一次面对全京师百姓的公审!”
“今日的早朝不议政,只做公审这一件事,这是朝廷的耻辱,也是读书人的耻辱!”
在崇祯示意下,前几日被处决贪污犯的家属,身穿囚衣被带到了承天门前。
随之而来的,还有各式各样的珍宝,以及上百口木箱,都用两匹马拉着车。
车轮传来的咯吱声,无不显示着马车上所拉物件,其重量不是一般的大。
犯官家属跪倒在百官前面,上个月还是京师的风流公子哥,今日就沦为阶下囚了。
也有官家大小姐,收缴了纯金发钗,头发自然披散着。
这些人中男子,皆是满脸颓丧与不甘,女子更多的则是羞愤。
而在这些囚犯前面,则是一件件奇珍异宝,还有上百辆双马拉着车。
随着大汉将军将箱子一一揭开,清晨的阳光照射在元宝之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无论是百姓,还是见多识广的官员,都被这光芒晃得睁不开眼,心里全是惊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请大家收藏:(m.20xs.org)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