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且在中军督战,见状眉头一皱,显然没料到宛城守备如此顽强,抵抗如此坚决。
“传令!弩车上前!给我轰击城门和箭楼!”他改变策略。
数辆沉重的弩车被推上前线,粗如儿臂的巨弩箭带着凄厉的呼啸,狠狠撞在城门和城楼上,木屑纷飞,墙体震动!
“将军!西门和南门外发现楚军游骑窥探!”斥候来报。
“果然想四面合围!”李凌冷哼,“传令各门守将,严加戒备!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出城浪战!”
攻防战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楚军攻势如潮,一波接着一波,却始终未能突破宛城防线。城墙下尸骸堆积,护城河已被染红。城头汉军也伤亡不小,但士气依旧高昂。
李凌始终屹立城头,指挥若定,110点的“统帅”技能和“砥柱中流”状态让他能精准把握战场节奏,及时调动预备队填补缺口,化解危机。他的沉着,极大鼓舞了守军。
日落时分,楚军鸣金收兵,第一天的猛攻暂且告一段落。城外楚军营寨连绵,灯火通明,将宛城围得水泄不通。
城头上,士兵们抓紧时间休息、救治伤员、补充箭矢。李凌巡视各处,慰劳将士。
“将军,楚军悍勇,今日仅是试探,明日恐有更猛烈的进攻。”张贲担忧道。
“无妨。”李凌目光锐利,“我军城高池深,粮草充足,足以坚守。待其久攻不下,锐气尽失,便是我们反击之时!”
是夜,李凌召集众将,总结今日战况,调整防御部署,直到深夜方散。
他刚回到将军府书房,准备稍事休息,陈平却匆匆而来,面色凝重。
“将军,监视吴庸的人传来消息,一个时辰前,其府中有一名家仆,试图从南面水门缒城而出,被我们的人当场截获!从他身上搜出了这个!”陈平递上一截细小的竹管。
李凌接过,拔出塞子,倒出一卷薄如蝉翼的绢帛,上面用一种特殊的密写药水写着几行小字(已被陈平用药显影):
“龙将军麾下:城中粮草实集中于城西三号仓,守备薄弱,丙夜时可火攻之。弩箭多贮于北门箭楼,然多有受潮。城内兵力集中于北、东二门,南门及水门空虚。吴顿首。”
通敌铁证!吴庸就是内应!甚至可能就是“赤蛇”本人或其核心成员!
李凌眼中杀机爆射:“好个吴庸!果然是他!”
“人赃并获,是否即刻拿人?”陈平问。
“不!”李凌强行压下立刻抓人的冲动,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将计就计!他不是要烧粮仓、要趁虚而入吗?我们就给他准备一份‘大礼’!传令……”
他压低声音,对陈平面授机宜。陈平眼中精光连闪,连连点头。
就在此时,又一名亲卫急奔而入:“报!将军!曹参将军信使到!”
李凌精神一振:“快请!”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入内,呈上一封书信:“曹将军亲笔信!”
李凌迅速展开,信中曹参告知,他已派一支偏师袭击龙且后方粮道,然楚军防守严密,未能得手。荥阳正面章邯军压力巨大,主力无法分兵南下,嘱托李凌务必固守待机,或可向王陵求援。
援军无望!李凌心中一沉,但随即稳住心神。靠人不如靠己!
“回复曹将军,宛城必在!请他放心!”李凌对信使道。
送走信使,李凌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变得坚定无比。外无援兵,内有奸细,强敌环伺……这是真正的绝境!亦是……一战成名,奠定威名的绝佳舞台!
“传令全军!依计行事!今夜,我们要给龙且和‘赤蛇’,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诺!”
宛城攻防战的第一夜,注定不会平静。一场针对内奸与城外敌军的致命陷阱,悄然展开。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正月,楚将龙且率精兵万五千来犯,兵临宛城。祖凌公(19岁)时已擢讨逆将军,乃慨然曰:‘此吾扬名立万之时也!’遂登城督师,激扬士气,众皆感奋,愿效死力。楚军攻城甚急,公指挥若定,屡挫其锋。又察郡丞吴庸通敌,将计就计,设伏以待。公年未弱冠,临危不惧,智勇兼备,宛城军民倚之为长城。”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三年春,楚将龙且攻南阳,讨逆将军凌拒之,战于宛城。” (按:正史记载极简)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楚将龙且率魔兵犯宛,帝登城楼,显圣威,目运金光,楚军矢石不能近。帝又洞察妖人吴庸通敌,乃布天罗地网。是夜,魔兵中伏,焚溺死者甚众,龙且败走。此乃帝显神武,护佑一方之圣迹。”
野史·楚汉逸闻·宛城守御:“闻李凌守宛城,龙且攻之。凌少年气盛,亲持弓弩,射杀楚军裨将三人。又传凌有异术,能预知楚军攻城方位,故能每每料敌先机。或云其得留侯秘传阵法,布于城头,楚军不能破。多神异之说,然其善守之名,始播于天下。”
(第二十六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