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杀意弥漫整个大堂,羌首们噤若寒蝉,方才的兴奋一扫而空,纷纷低头表示臣服。
“吾等不敢!”
“必遵将军号令!”
恩威并施,方是御下之道。李凌深知,对这些崇尚强者的草原部落,一时的恩惠不足以让其真心归附,唯有强大的武力与坚定的意志,才能赢得长久的敬畏(或恐惧)。
“如此甚好。”李凌面色稍霁,“此外,本王欲从各部遴选勇健少年,入我玄甲营受训,合格者,可享汉军同等粮饷,其家眷亦可受官府抚恤。诸位以为如何?”
这是他深思熟虑的一步。吸收羌人精锐,既可增强军力,了解羌人战术,也是一种变相的“质子”策略,更能促进胡汉融合。
羌首们面面相觑,最终纷纷点头同意。这对他们来说,并非坏事,子弟能入汉军吃粮,也是一条出路。
初步安抚了羌人,李凌心中稍定。然而,他深知,羌人之患,绝非一次援手、一番恐吓就能彻底解决。其部落分散,叛服无常,需要长期而耐心的经营与震慑。
就在李凌与羌首会盟之时,一骑快马带着滚滚烟尘,冲入了狄道城。
马上使者高举一枚赤色令牌,直入郡守府,带来了一个让所有人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的消息!
“报——!将军!朝廷钦差,御史大夫灌婴大人,已至北地郡泥阳城!不日便将抵达狄道!宣旨队伍中,尚有丞相府长史、少府匠作大监及百名荥阳卫戍精锐随行!”
灌婴?!刘邦的心腹重臣!真正的实权人物!还带着少府匠官和精锐甲士?!
堂内瞬间鸦雀无声。李信、赵老四等人脸色骤变。羌首们则面面相觑,眼神闪烁,显然也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李凌瞳孔微微一缩,心中冷笑:来了!果然来了!兴师问罪?还是……强索技术?甚至……夺权?
他强压心头翻涌的怒意与寒意,对羌首们淡淡道:“朝廷钦差将至,本王需准备迎候。诸位首领可先回营安抚部众,互市、减贡及遴选勇士之事,稍后由李郡守与诸位详谈。”
羌首们识趣地告退,但离去时那闪烁的眼神,显然在重新评估这位年轻汉将与朝廷之间的关系。
“将军,灌婴此来,恐不善啊!”李信忧心忡忡,“其乃陛下心腹,掌监察大权,又带匠官甲士,其意昭然若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凌语气平静,眼中却寒光凛冽,“尔等各司其职,加固城防,整顿军备,救治伤员,安抚百姓。其余之事,本王自有主张。”
“诺!”众将虽忧,但见李凌如此镇定,心下稍安。
三日后,狄道城南门外。
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李凌率陇西文武官员,肃立道旁,迎接钦差大臣的到来。
远处,一支队伍缓缓行来。队伍中央,一辆四驾马车,上插“钦差御史大夫”节旗,威严隆重。车旁,百名荥阳精锐骑士盔明甲亮,杀气腾腾,与周围残破的战场环境和疲惫的守军形成鲜明对比。队伍中,还有数辆装载着箱笼的马车,以及一些身着少府官服的匠作官吏。
马车停下,车帘掀开,一名年约四旬、面容精悍、目光锐利、身着御史大夫官袍的男子(属性预估:【灌婴,体质75,力量78,敏捷70,智力80,政治85,魅力75,幸运??】)在侍卫搀扶下走下马车。他先是扫了一眼巍峨却布满战痕的狄道城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随即目光便落在了为首的李凌身上。
“臣,镇北将军、昭武王李凌,率陇西文武,恭迎御史大夫!”李凌上前一步,依礼躬身。身后众人随之行礼。
灌婴微微颔首,脸上挤出一丝公式化的笑容:“昭武王辛苦了。本官奉汉王之命,特来陇西宣旨犒军,并勘察战况。”他特意加重了“勘察”二字。
“有劳大夫远来。请入城。”李凌侧身相请。
郡守府正堂,香案早已设好。
灌婴立于香案前,展开一卷明黄绢帛,朗声宣读。
圣旨开头,依旧是程式化的褒奖,称赞李凌“勇挫胡虏,扬我国威”。但随即,语气急转直下!
“……然,孤闻卿擅专边事,威凌过甚,虽破羌胡,然亦致单于亲征,边陲糜烂,军民死伤枕藉!更兼,水泥、弩械等国之重器,私藏于边,未即上献,其心叵测!着御史大夫灌婴,彻查陇西军政,核实战功损耗,收缴一切新奇军械制法,移交少府!钦此!”
圣旨内容,比之前那道申饬旨意更加严厉!几乎直接指责李凌拥兵自重,怀有异心!并且明确要求交出所有技术!
堂内一片死寂!所有陇西将领官员无不面色铁青,拳头紧握!赵老四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他们在前方浴血拼杀,守土卫国,朝廷不思援手,反而派钦差来夺功、索要、查办?!
李信气得浑身发抖,几乎要站出来抗辩!
李凌面色平静如水,缓缓跪下:“臣,领旨谢恩。”声音听不出丝毫波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