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玉盒滚落在地,盒盖翻开,露出里面三片赤红如血、晶莹剔透、散发着奇异寒香的花瓣!
赤阳雪莲! 救命的药,终于到了!却是用数名忠勇之士的性命换来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那奇花吸引!
李凌眼中爆发出无比复杂的光芒,既有悲痛,更有决绝!他猛地转身,对着灌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悲壮与力量:
“灌大夫!你看到了吗?!这便是边将士卒!为保家国,前赴后继,血染沙场!昨夜,有奸细在伤药中下毒,欲害我与重伤将士!今日,又有忠勇儿郎为寻救命药,喋血雪山!我李凌,在此浴血搏杀,将士在此舍生忘死,只为不负汉王,不负百姓!”
他猛地一指那雪莲,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而此刻!匈奴新败,单于遁逃,狄道危局初解,万千将士尸骨未寒,重伤袍泽命悬一线!朝廷不思抚慰嘉奖,反要裁我兵,削我权,召我回京?!试问!若我离去,匈奴卷土重来,谁人来挡?若狄道再危,谁人来救?这些为国流血的将士,他们的血,岂不是白流了?!这……岂不令边关将士心寒?!岂不让忠臣义士齿冷?!”
声声质问,如同重锤,狠狠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不仅是陇西将士群情激愤,就连部分荥阳精锐,也面露惭色与动摇!
灌婴脸色终于变了!他没想到李凌如此擅长利用情势,更没想到军中竟发生了下毒和采药殉难之事,这让他带来的“大义”名分受到了强烈冲击。他强自镇定:“此乃两事!军中有奸细,自当清查。将士忠勇,朝廷亦不会忘怀。然王命如山……”
“王命自是如山!”李凌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臣,李凌,对汉王,对朝廷,忠心天日可鉴!然,边关未靖,敌酋未擒,臣不敢惜身,亦不能弃将士于不顾!请大夫回禀陛下与丞相:臣愿戴罪立功,暂留陇西,整顿防务,清剿残敌,抚定羌胡!待北疆彻底平定,匈奴远遁,臣自当缚手归朝,听凭陛下发落!届时,要杀要剐,臣绝无怨言!但若此刻离去,致使边关有失,臣……万死难赎其罪!”
他以退为进,言辞恳切,既表达了忠诚,又表明了留在边关的必要性,将难题抛回给了灌婴和荥阳朝廷。若朝廷强行逼他离开导致边关失守,那责任可就不在他了。
灌婴彻底陷入了两难。强行拿人?眼前这些边军虽然疲惫,但刚刚经历血战,煞气冲天,真打起来,两千中央军未必能稳操胜券,更何况政治上将极其被动。空手而归?又无法向刘邦和萧何交代。
就在他沉吟之际,谋士蒯彻悄然上前,对灌婴躬身一礼,低声道:“大夫明鉴。昭武王虽言语冲撞,然其心可悯,其情可原。此刻边关确需强将镇守,若强行离去,恐生大变。不若……暂缓其行,允其戴罪立功。大夫可留驻北地郡,督导边务,核查功过,待局势明朗,再行禀报朝廷定夺。如此,既全朝廷体面,亦安边将之心,更保边境无虞。岂不两全?”
这是一个折中的台阶。将灌婴从“拿人使者”变成“督导边务的监军”,既保留了朝廷的权威和干预能力,又给了李凌缓冲时间。
灌婴目光闪烁,权衡利弊。蒯彻的建议,确实是当前最稳妥的选择。他深吸一口气,脸色稍霁,看向李凌:“既然昭武王一片忠心,情有可原。本官便姑且准你所请,暂留陇西,戴罪立功!然,裁军、缴械、削减用度之事,仍需逐步推行,本官将驻节泥阳,亲自督导!望你好自为之,莫负圣恩!” 他最终还是坚持了部分核心要求,试图削弱李凌的实力。
李凌心中冷笑,面上却躬身道:“臣,谢大夫体恤!必恪尽职守,以报天恩!” 只要人留下,兵权在手,具体如何“逐步推行”,自有周旋余地。
一场迫在眉睫的冲突,暂时化解于无形。
灌婴冷哼一声,不再多言,率领两千精锐,转身往泥阳方向开拔。他需要时间去消化所见所闻,重新评估李凌的实力和威胁,并向荥阳传递新的信息。
送走灌婴,李凌立刻转身,小心翼翼地捧起那盛放着赤阳雪莲的玉盒,如同捧着千钧重物,声音急促而沙哑:“快!淳于先生!药引已全!立刻救治赵都尉!”
“诺!”淳于意接过玉盒,不敢有丝毫怠慢,快步冲向军帐。
军帐之内,气氛紧张到极致。
赵老四面色已呈青黑之气,呼吸微弱得几乎停止,毒素与伤势已彻底爆发。
淳于意屏退闲人,亲自动手。百年老参煎汤,李凌的至阳之血滴入,三片赤阳雪莲花瓣捣碎取汁,混合成一种奇异的药液。随后,他取出最长最细的金针,以祖传“金针渡厄”之术,刺入赵老四周身大穴,引导药力。
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淳于意汗如雨下,神色凝重至极。
李凌一直守在一旁,拳头紧握,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