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7年 汉文帝元年 农历四月下至五月
四月将尽,北地高原的春日气息愈发浓郁。湟水奔腾,两岸杨柳依依,田野里粟黍新苗已长至尺余,绿意盎然,预示着夏粮的可期。然而,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之下,一股来自北方草原的肃杀寒意,正悄然逼近。靖王李凌在督导春耕、谋划西进的同时,始终未曾放松对边境的警惕。郡丞公孙阙布下的情报网络,如同敏锐的触角,持续探知着漠南草原的风吹草动。四月下旬,接连数封来自边境暗哨的加密急报,被快马送至狄道靖王府,证实了之前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匈奴右贤王部在经过冬春时节的休整与内部协调后,终于开始显露出明显的南下图谋。其游骑活动范围显着南扩,斥候交锋日趋频繁,种种迹象表明,一场规模不小的军事行动正在酝酿之中。边境的平静被打破,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北地。几乎与此同时,经过紧张筹备,第二批大规模官督西域商队已万事俱备,即将择日西行。一边是迫在眉睫的边防压力,一边是关乎长远发展的西进大计,靖王李凌面临双线作战的考验。他必须迅速、精准地做出判断与部署,既要坚决挫败胡虏的进犯,确保边境安宁,又要确保西进战略不受干扰,持续推进。这场突如其来的边境危机,既是对北地郡军事实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对李凌统筹全局能力的一次严峻考核。而年轻的世子李玄业,也将在真实的战备氛围中,接受更为直接的洗礼。
四月廿五,深夜。靖王府议事厅内灯火通明,气氛凝重。李凌端坐主位,面色沉静,但眉宇间凝聚着一丝锐利。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都尉赵破奴悉数在列,世子李玄业亦被特许旁听。案几上,摊开着最新的边境军情图与匈奴动向汇总。
公孙阙手持细杆,指向地图上阴山以南的数个标记点,语气急促:“王爷,诸位,情况已趋明朗。据各方密报汇总,匈奴右贤王本部及其附属浑邪、休屠等部,已集结超过一万五千骑,其前锋数个千骑队,近日已频繁出现在我高阙、窳浑等塞外百里之地,掳掠我边民斥候,试探我防线虚实。其主力似在阴山北麓秘密集结,动向不明,但南犯意图昭然若揭!”
赵破奴虎目圆睁,抱拳道:“王爷!胡虏欺人太甚!去岁教训犹在,今又敢来犯!末将请令,率精骑出塞,迎头痛击,挫其锋芒!”
周勃抚须沉吟,较为持重:“破奴将军勇武可嘉。然,匈奴此次势大,且其意图尚未完全明了,是欲大举入寇,还是仅为掳掠?贸然出击,恐中其诱敌深入之计。当以稳固防守为首要,待其师老兵疲,再寻机破敌。”
李凌目光深邃,凝视地图,手指轻轻敲击案几,并未立即表态,而是问道:“子通,匈奴内部情形如何?右贤王此次南犯,是单于庭之意,还是其独断专行?各部族态度可否一致?”
公孙阙答道:“回王爷,据内线消息,右贤王此次用兵,单于庭态度暧昧,既未明确支持,亦未加阻止。右贤王部去岁因支持朔方虫达失利,实力受损,在部族中威望下降,急需一场胜利重树权威。其麾下各部,因去岁雪灾,牲畜损失颇大,生计困难,南下掳掠之心甚切。然,其与东部左贤王部、乃至单于嫡系部队之间,似有龃龉,配合未必顺畅。此或为我可乘之机。”
李凌微微颔首,又看向赵破奴:“破奴,我边境各塞防务、军心士气、粮草器械,眼下如何?”
赵破奴朗声答道:“回王爷!自去岁大战后,各处关塞均已加固,烽燧体系完备。戍卒经冬训,士气高昂,求战心切!粮草足支三月,箭矢弩械充足!狄道城中,尚有精骑八千,步卒两万,随时可驰援边境!”
“好!”李凌眼中精光一闪,已然有了决断。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斩钉截铁地下令:
“胡虏此来,志在掳掠,试探我虚实,兼以解决其内部困难。我北地,当以雷霆之势,御敌于国门之外,使其知难而退,不敢再藐视我边!”
“破奴!”
“末将在!”
“命你即刻返回大营,总揽边境防务!依此前预案,执行‘坚壁清野,伺机反击’之策!具体部署如下:”
“一、严令各边塞、亭障,提高戒备至最高等级! 斥候加倍派出,密切监控胡虏动向,昼举烟,夜举火,务必及时预警!边境百姓,立即疏散至附近城寨,粮秮牲畜一并内迁,不给胡虏可乘之机!”
“二、各塞守军,依险固守! 无令不得出战!充分发挥弩炮、滚木礌石之利,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要让胡虏在城墙下碰得头破血流!”
“三、组建三支快速反应精骑,每支两千骑。 一支由你亲率,驻守狄道,作为总预备队,随时策应各方;另两支,交由得力校尉统领,秘密前出至边境纵深,依托山险潜伏。一旦发现胡虏分兵抄掠或久攻不下、师老兵疲,则果断出击,以快打慢,咬住其一部,务必全歼!打掉其嚣张气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