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情报为先! 子通,你的人要全力配合破奴,务必弄清匈奴主力确切位置、兵力配置、主攻方向!尤其是其粮草囤积点、部落老弱安置处,若能探明,或可奇袭,乱其军心!”
“末将得令!定让胡虏有来无回!”赵破奴轰然应诺,领命而去。
李凌又对周勃道:“勃兄,即刻行文各县,严密封锁边境消息,安定内地民心,确保春耕夏耘不受影响。同时,加紧督运粮草军械至边境各仓,确保供给无虞。”
“老臣明白!”周勃领命。
最后,李凌对公孙阙道:“子通,西边的事,亦不能停。第二批西域商队,按原计划,三日后准时出发!护卫加强至一千精骑,由破奴选派得力干将统领。告知商队总领,此行需更加谨慎,避开匈奴可能的活动区域,速去速回。玉门关外屯所筹建事宜,暂缓公开动作,但前期勘探选址,秘密进行。”
“臣遵命!”公孙阙应道。
安排完毕,李凌看向李玄业:“业儿,今日军情紧急,决策迅速,你可知为父用兵之要?”
李玄业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潮,答道:“回父王,儿臣以为,父王策略,核心在于‘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固守坚城,消耗敌军,是‘不可胜’在我;精骑潜伏,伺机反击,是‘待敌之可胜’。同时,情报先行,知彼知己,后勤无忧,民心稳定,更是胜算在握。且父王未因边患而停滞西进,更显魄力与远见。”
“嗯,能见于此,不错。”李凌颔首,“然,切记,战场瞬息万变,决策需果断,亦需留有余地。破奴前出之精骑,便是活棋。何时动,如何动,皆需临机决断。此中分寸,关乎千万将士性命,关乎边境安危。你日后需细细体会。”
【系统提示:宿主面临突发性大规模军事威胁,展现出卓越的危机反应能力与战略决断力,迅速制定出“积极防御、伺机反击”的周全方案,并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西进计划… 宿主状态:于双线压力下从容部署,内外兼修,军政权衡得当,统治韧性及继承人实战观摩体验均得到强化…】
军令既下,北地郡这台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边境各塞,烽燧相继燃起狼烟,戍卒们弓上弦,刀出鞘,警惕地注视着北方草原。百姓们在官军组织下,携家带口,赶着牛羊,有序撤入附近城寨。郡内通往边境的官道上,运送粮草辎重的车队络绎不绝。狄道大营内,战马嘶鸣,将士整装待发。赵破奴坐镇中军,调兵遣将,一道道军令传出,三支精骑如同利剑,悄无声息地隐没在边境的群山峻岭之中。
与此同时,狄道城西门外,另一番景象。第二批官督西域商队举行了简短的出发仪式。数百峰骆驼满载货物,上千匹骏马矫健挺拔,千余名精锐骑兵护卫左右,旌旗招展,气势不凡。商队总领与护卫校尉向靖王李凌辞行,誓言不辱使命。李凌勉励一番,目送这支承载着北地西进希望的庞大队伍,踏着晨曦,浩浩荡荡地向西行进,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
五月初,边境局势进一步紧张。匈奴游骑的挑衅升级,开始小规模攻击汉军外围哨所,均被严阵以待的守军击退。赵破奴派遣的精锐斥候,与匈奴哨骑在边境地带展开了激烈的追逐与反追逐,互有伤亡。五月中的,公孙阙的密探冒死传回关键情报:匈奴右贤王主力约万骑,已秘密运动至距汉境约两百里的浑邪山旧寨,并囤积了大量粮草,似在等待最佳进攻时机。其麾下大将呼衍揭,已率三千前锋,逼近高阙塞。
李凌闻报,立即下令高阙塞守将严加防范,并密令潜伏在高阙塞附近山谷中的一支汉军精骑,做好战斗准备。
五月廿三,凌晨,大雾弥漫。匈奴大将呼衍揭果然利用天气掩护,亲率五千精锐骑兵,突袭高阙塞。守卫高阙塞的汉军校尉韩成,早已得令,依托坚固工事,以强弓硬弩、滚木礌石顽强抵抗。匈奴骑兵猛攻半日,死伤数百,未能越雷池一步。时至午后,大雾渐散,人困马乏。就在呼衍揭焦躁之际,埋伏在山谷中的两千汉军精骑,在骁将李敢(李凌族侄)率领下,如神兵天降,突然从侧翼杀出,直扑匈奴中军!高阙塞守军见援军至,亦开城出击。匈奴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呼衍揭见势不妙,率亲兵拼死突围,狼狈北窜。汉军乘胜追击二十余里,斩首千余级,缴获战马、兵器无算,大获全胜!
高阙大捷的消息传回狄道,军民振奋。李凌重赏有功将士,并为阵亡者举行隆重祭奠。此战,不仅沉重打击了匈奴的嚣张气焰,也极大鼓舞了北地军民的士气,更向匈奴右贤王明确传递了一个信号:北地边关,固若金汤,绝非其可以轻易觊觎之地。
战后,匈奴右贤王主力闻讯,果然犹豫不前,与汉军陷入对峙。边境局势,暂时陷入一种紧张的僵持状态。
五月底,边境战事暂歇,但北地郡的戒备并未解除。李凌深知,匈奴遭受挫败,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可能还在后头。他下令各军轮番休整,加紧训练,补充物资,随时准备应对下一次进攻。同时,他更加关注西域商队的消息和玉门关外屯所的筹建进展。西进与御虏,如同北地郡发展的双翼,缺一不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