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副新式鳞甲带来的新奇与骚动渐渐平息,日常的操练依旧艰苦。新兵们逐渐适应了军队的节奏,队列和基本刺杀动作有了些模样,但距离真正的精锐还差得远。李铁等老兵穿着新甲,虽信心倍增,但在日常对练中,面对那些依旧穿着札甲、经验丰富的老兵油子,也并非总能占到上风。
江辰站在操练场边,眉头微蹙。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个人武艺的差距,更是一种整体战术思维和应对模式的僵化。他的士兵,包括那些老兵,对蛮族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凶狠”、“悍不畏死”、“骑射厉害”等模糊概念上,应对方式也往往是凭经验和本能,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和针对性的策略。
这样下去不行。装备的优势,需要正确的战术和训练才能最大化。否则,再好的甲胄,也可能因为战术失误而沦为蛮族的战利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前世耳熟能详的兵家至理,在这个时代同样适用。他需要的,不是道听途说的零碎信息,而是系统性的、基于事实的敌我分析。
夜幕降临,队正值房内油灯亮起。江辰没有像往常一样研读那几本有限的兵书或思考军工改进,而是铺开了一大张好不容易寻来的粗糙皮纸,手握炭笔。
他将李铁、张崮(伤势稍愈,已能下地行走)、以及另外两名在黑山墩之战中表现沉稳、观察力敏锐的老兵叫了进来。
“今天叫你们来,不是布置操练任务。”江辰示意他们围拢到桌边,神色严肃,“我们要做一件可能看起来有些枯燥,但却关乎我等生死存亡的事。”
几人面露疑惑。
江辰用炭笔在皮纸上方写下两个大字:“蛮族”。然后在下方划出几个区域:“战法”、“习性”、“装备”、“优劣”。
“我们从最熟悉的开始。”江辰看向李铁和张崮,“李铁,你与蛮族接战次数最多。张崮,你心思细。你们来说,蛮子最常见的打法是什么?不要笼统,说具体的。”
李铁挠挠头,努力回忆:“他们…最喜欢仗着马快,远远放箭,骚扰咱们。等咱们阵型乱了,再冲过来砍杀。”
“还有呢?”江辰追问,“如果他们步兵进攻呢?比如黑山墩那晚。”
张崮接口道:“步兵…他们喜欢猛冲猛打,仗着力气大,往往几个人盯着一个地方死磕,不太讲究配合。但…但好像也不是完全乱打,有些蛮兵会故意佯攻,吸引注意,给旁边的人创造机会。”
“对!就是这样!”另一名老兵补充,“他们打起来嗷嗷叫,看着乱,其实里面有点门道,专挑咱们薄弱的地方下手,比如长矛手换气的空档,或者盾牌之间的缝隙。”
江辰迅速在“战法”一栏写下:“骑射骚扰,寻隙而击”、“步战猛冲,虚实结合”、“擅长寻找并冲击防线弱点”。
“那他们的习性呢?比如,他们什么时候最喜欢进攻?有什么忌讳?”
“下雨天!就像上次!”李铁立刻道,“他们觉得咱们的火器会失灵,烽火也点不着!” “还有晚上!他们夜眼好像比咱们好?” “也不全是,”张崮思索道,“他们好像不太喜欢特别闷热的天,那种天气他们进攻的欲望会低一些,可能是盔甲太沉受不了?” “还有,他们好像特别看重战利品,尤其是铁器和粮食,为了抢东西,有时候队形都会乱…”
一条条信息被挖掘出来,江辰飞快记录:“喜雨天、夜战”、“忌酷暑”、“贪恋战利品”、“部落之间似有矛盾,协同作战时偶有脱节”。
“装备呢?他们的弓箭、弯刀、盔甲,比起我们如何?”
“弓箭比咱们的制式弓力大,射得远,但好像准头差一点,喜欢抛射。” “弯刀厉害!劈砍凶,尤其适合马战和下马后的混战,比咱们的直刀难防。” “盔甲…精锐像铁林军那种,很厚实,难啃。但大部分蛮兵还是皮甲为主,镶点铁片,防护不如咱们的札甲,但轻便,活动开。”
江辰记录:“弓:力大程远,精度稍逊”、“刀:利于劈砍,难以格挡”、“甲:精锐重甲,多数轻甲,防护逊色但灵活”。
“那我们呢?”江辰笔锋一转,在皮纸另一侧写下“我军”二字,“我们的优势在哪?劣势又在哪?”
这个问题让几人沉默了一下,似乎很少如此直接地审视自身。
“咱们…阵型比他们强,听号令。”李铁迟疑道。 “弩箭厉害!特别是队正您弄的那个腰张弩,比他们射得准!”一个老兵说。 “现在还有震天雷和新甲!”另一个补充。 “但咱们好多新兵胆子小,见血就慌…” “体力好像也不如蛮子,持久战吃亏。” “兵器制式的还好,但保养不行,容易坏…” “配合还是不够,经常各打各的…”
优点缺点被一一罗列出来,甚至包括军械维护、后勤补给、士兵心理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江辰毫不避讳,全部记录下来。
灯光下,皮纸上逐渐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和符号,一幅关于敌人和自身的清晰画像慢慢呈现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盖世悍卒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盖世悍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