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比武的热潮尚未完全褪去,校场上弥漫的汗水与拼搏气息犹存。士兵们依旧沉浸在个人荣誉与团队胜利的兴奋之中,彼此间的默契和信任通过激烈的对抗得到了显着的提升。然而,江辰并未让队伍停留在这种单纯的竞技状态。比武是检验,是选拔,是激发,但绝非最终目的。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远处——如何将这支士气高昂、个人能力突出的队伍,整合成一个真正能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战争机器。
真正的战场,绝非个人勇武的叠加,而是不同兵种、不同职能之间精密配合的艺术。基于对蛮族战法的分析和自身装备的特点,江辰决心打破传统边军各兵种相对独立作战的窠臼,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步、弩、工(爆破)协同作战演练。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在队内引起了不小的困惑,甚至连李铁、韩明等骨干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大人,步弩配合,古已有之。只是这‘工’…工匠也能上阵协同?”韩明翻阅着江辰草拟的演练大纲,眉头紧锁。在他接受的传统军事教育里,工匠属于后勤辅兵,负责维修打造,岂有直接参与前线战术配合的道理?
“是啊大人,”李铁也挠头,“咱们那震天雷厉害是厉害,可扔出去炸就完了,这…这有啥好协同的?”
就连老秦头和石老七,听说军工小组也要参与实地演练,都有些不知所措。他们习惯了在仓库里埋头捣鼓,突然要走到台前,和战兵们一起“演戏”,顿觉手脚都没处放。
江辰深知观念的改变非一日之功。他没有强行命令,而是再次将骨干们召集到沙盘(他用泥沙和石块临时堆砌的)前。
“我知道诸位疑惑。”江辰指着沙盘上代表敌我双方的小旗,“蛮子冲锋,以往我们如何应对?长矛顶前,弓弩抛射,待其近身,便是血肉相搏,胜负难料,伤亡惨重。即便有了震天雷,若只是乱扔一气,效果几何?黑山墩之夜,诸位都经历过。”
众人沉默,那夜的惨烈记忆犹新。
“协同,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更有效地杀戮和生存。”江辰语气冰冷,带着一种残酷的务实,“我问你们,弩箭最大优势何在?”
“射程远,精度高。”一名弩手火长答道。
“那弱点呢?” “近身孱弱,装填缓慢。” “震天雷优势何在?” “威力巨大,震慑人心。”李铁道。 “弱点呢?” “投掷距离有限,受天气影响,敌我不分时难以使用。” “步兵优势?” “近身格杀,结阵防御。” “弱点?” “被动接敌,难以反击远处之敌。”
江辰猛地一拍沙盘:“既然如此,为何不能让他们扬长避短,互为补充?!” “弩箭射程远,便应在敌人冲锋之初,最大限度地杀伤其有生力量,拖延其接近速度!” “震天雷威力大,便应用在敌人冲锋势头最猛、队形最密集之时,一举挫其锐气,炸乱其阵型!” “而步兵,则应在弩箭和震天雷的掩护下,稳固阵线,并在敌人被炸懵、阵型散乱的瞬间,发起致命反击,扩大战果!” “至于工匠,”他看向老秦头,“你们不仅要造出杀敌利器,更要懂得如何在战场上保护它、使用它!甚至利用爆破,为步兵开辟通道,摧毁障碍!”
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让众人隐隐看到了另一种战斗的模式。
“可是…时机如何把握?信号如何传递?步、弩、工如何避免误伤?”韩明问到了关键点,眼中闪烁着兴奋而又谨慎的光芒。
“所以需要演练!千遍万遍的演练!”江辰斩钉截铁,“直到形成本能!直到闭上眼睛,也知道身边的弩箭何时该停,前方的雷声何时该响,身后的步兵何时该冲!”
思路统一后,庞大的演练机器开始开动。江辰亲自制定了极其详细的演练方案,将第一百人队重新进行了临时编组:
· 弩兵分队: 由最优秀的三十名弩手组成,由一名经验丰富的火长指挥。他们的任务不再是自由射击,而是进行分段式覆盖射击,根据指令,打击不同距离、不同区域的预设目标,并在步兵接敌前完成火力转移或延伸。
· 爆破分队(工): 由军工小组核心成员(老秦头、钱耗子等)以及十名精心挑选、胆大心细的士卒组成,由江辰亲自指挥。他们负责携带、保管并安全投掷震天雷。他们的行动必须精准计算时间和距离,与弩兵火力和步兵移动紧密配合。
· 步兵分队: 剩余五十余人,由李铁和韩明共同指挥,分为数个突击小组和防御小组。他们需要练习在远程火力掩护下稳步推进,在爆炸发生后第一时间捕捉战机,发起冲锋,同时还要练习如何规避己方的远程打击。
演练场地选在了戍垒外一处荒废的古战场,这里地势略有起伏,还有不少残垣断壁可以利用。江辰让人用草木灰划出进攻路线、防御阵地、以及模拟的“敌军”密集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盖世悍卒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盖世悍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