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军一型”燧发枪的成功定型与量产,如同在黑水县这台战争机器的心脏部位,注入了一股强劲而滚烫的新血。生产线上,一支支线条流畅、结构简洁的新枪被组装出来,经过校验后,涂上防锈的油脂,小心翼翼地装入木箱,等待着配发给精锐部队。
然而,江辰的眉头并未因此完全舒展。燧发枪解决了远程火力的可靠性和射速问题,但一个随之而来的、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战术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如何保护射击中的火枪手?
传统的做法,是配备长矛手。当火枪兵装填或敌人骑兵逼近时,如林的长矛阵是保护他们的唯一屏障。但这意味着军队中必须维持相当比例的长矛兵,他们训练成本不低,却只在特定时刻发挥作用,大部分时间是冗余的。更重要的是,长矛阵的存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火枪兵的机动和阵型变换,两种兵种的配合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且极易在激烈的战斗中脱节。
“必须让火枪兵自己具备近战能力!”江辰在军事会议上,斩钉截铁地提出了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我们要淘汰长矛手!让每一个火枪兵,都成为既能远射、又能近战的全能战士!”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寂静。淘汰长矛手?这简直是颠覆了千百年来步战的基本法则!就连最拥护江辰的张崮、李铁等将领,脸上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大人,这…这恐怕…”一位资深的步军老都尉忍不住开口,“火铳沉重,装上枪刺固然能捅刺,但长度远不及长矛,如何抵挡骑兵冲锋?且铳刺笨重,势必影响装填和射击啊!”
“是啊大人,”另一位将领附和,“没有长矛阵挡着,火枪兵心里发虚,阵列一乱,可就全完了!”
质疑声此起彼伏。这并非他们对江辰不敬,而是固有的军事思维带来的本能抗拒。长矛阵给予的安全感,是历经无数战阵检验的。
江辰没有直接反驳,他知道,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都需要强有力的证明。他示意亲兵抬上来一个木箱。打开后,里面并非完整的武器,而是几十个造型奇特的金属件——那是各种不同设计思路的“刺刀”原型。
有套筒式,直接套在枪口上;有卡榫式,通过卡槽固定在枪管一侧;甚至还有类似短剑、通过复杂机构连接的设计…
“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而在于如何能!”江辰拿起一个最简单的套筒式刺刀,用力套在一支训练用的燧发枪枪口上,一支原本的远程武器,瞬间变成了一支短矛。“长度不及长矛?那我们就不去硬抗骑兵正面冲锋!我们要用更密集的火力,在骑兵冲过来之前就把他们打垮!就算有漏网之鱼冲到近前,三五支带刺刀的火枪结阵,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两匹惊马和一个落单的骑兵?”
他目光扫过众将:“至于影响装填…”他猛地一拔,将刺刀取下,“为什么不能是可拆卸的?射击时取下,近战时装上!我们需要设计的,是一种能快速、牢固安装,又方便卸下的连接方式!”
他将难题抛回给了工匠,同时也给了将领们思考的空间。
“丙字研发组”刚刚完成燧发枪的攻坚,立刻又投入了“铳刺”的研发之中。连接方式成为了核心难点。套筒式最简单,但容易松动,射击震动可能导致脱落;卡榫式需要精密加工,对士兵的操作要求高;复杂机构则可靠性差且昂贵。
就在研发陷入僵局时,一个看似无关的消息从潜龙湾传来:海军学员们在训练跳帮战时,提出能否给水手配备一种既能劈砍又能刺击、还能快速固定在船舷或其他地方的短刃。
这个需求启发了江辰。他立刻画了一张草图:一个带有T形宽血槽的三棱刺刀,尾部是一个强力的弹簧卡榫,对应地,在枪管下方靠近枪口的位置,焊接一个特制的、带有限位凹槽的卡座。安装时,将刺刀尾部的卡榫对准卡座凹槽,用力向前一推再一旋,听到“咔哒”一声轻响,便被牢牢锁死。卸下时,只需按住卡榫上的按钮,反向旋转即可。
“就叫它…‘龙牙’刺刀吧。”江辰将草图交给工匠,“重点解决弹簧卡榫的耐用性和锁死的牢固度,要确保在激烈碰撞中不会脱落,但士兵又能凭单手力量快速装卸。”
这一次的攻关相对顺利。有了燧发枪研发积累的材料和加工经验,“龙牙”刺刀的原型很快被制造出来。测试场上,士兵们反复练习着装卸,一开始笨手笨脚,但很快就能在数秒内完成安装。安装在“破军一型”上后,整枪长度接近短矛,重心前移,虽不如专业长矛,但突刺极具威力。三棱刺刀造成的伤口极难愈合,威慑力十足。
武器有了,更大的挑战在于训练和思想的转变。
第一批换装燧发枪和“龙牙”刺刀的,是江辰的亲卫营。这些百战老兵对火枪并不陌生,但对腰间的这把刺刀,却普遍抱有疑虑甚至轻视。
训练场上,火枪射击训练依旧热火朝天,但到了刺刀拼刺课目,气氛就变得有些古怪。看着往日熟悉的战友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做着略显滑稽的突刺、格挡动作,不少老兵忍不住偷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盖世悍卒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盖世悍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