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初步安定的表象之下,一股新的、更加汹涌的暗流正在急速汇聚、发酵——劝进。
皇帝自焚,旧朝法统已然断绝。天下不可一日无主。这个最简单也最核心的问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而对于那些追随江辰浴血奋战打下江山的将领、那些渴望在新朝中站稳脚跟甚至更进一步的降臣、乃至那些期盼着一位“真龙天子”带来太平盛世的普通百姓而言,答案似乎只有一个。
首先动起来的是军中将校。在一个由张崮、李铁等核心将领私下组织的会议上,气氛热烈得几乎要掀翻屋顶。
“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李铁声如洪钟,挥舞着拳头,激动得满脸通红,“这天下是将军带着咱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没有将军,就没有咱们的今天!皇帝老儿自己烧死了,这龙椅,除了将军,还有谁有资格坐?谁敢坐?俺老李第一个不答应!”
“铁哥说得对!”另一员悍将高声附和,“兄弟们提着脑袋跟着将军干,图啥?不就是图个从龙之功,博个封妻荫子吗?将军不登基,名不正言不顺,咱们这些兄弟算什么?反贼吗?必须登基!”
张崮相对沉稳,但语气同样坚定:“将军,并非我等贪图富贵。而是时势如此,人心所向。您若不正位,则国本不立,政令难通。各方势力便会心存观望,甚至滋生异心。为了稳定大局,为了犒赏有功将士,也为了天下早日安定,您必须迈出这一步。”
很快,一份由军中几乎所有高级将领联名签署的“劝进表”,便被恭恭敬敬地呈送到了江辰的面前。文书辞藻华丽,引经据典,但核心意思简单粗暴:兄弟们等不及了,请将军赶紧当皇帝!
几乎是同时,以那位原御史台经历(现被委任为临时文书总管)为首的一批降臣,也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政治投机”的最佳机会。他们深知,在新朝想要获得地位,没有比拥立首功更快捷的途径了。
他们四处串联,暗中鼓动,很快也凑起了一份由数百名原朝廷中下级官员签名的劝进表。他们的理由则更加“冠冕堂皇”:“天命无常,惟德是辅。今旧主失德,自绝于天。而将军提义兵,扫寰宇,拯生灵于涂炭,此实乃天命所归,神器更易之时也。伏望将军顺天应人,早正大位,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甚至,一些被黑水军政策安抚、得以保全性命和家产的京城商贾、士绅,也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开始组织百姓“自发”地上书请愿,万民伞、民意书之类的东西也开始悄然出现。对于底层百姓而言,谁当皇帝或许并不重要,但他们渴望结束战乱,渴望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带来秩序。而迅速平定京城、并未大规模屠戮的江辰,似乎符合他们的期待。
一时间,各种劝进的上书、表文,如同雪片般飞向临时帅府。军方的、文臣的、民间的……各种声音汇聚成一个强大的舆论浪潮,几乎要将江辰推着、架着,走向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临时帅府内,江辰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劝进文书,眉头微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并非虚伪到对皇位毫无渴望,权力巅峰的诱惑无人能免俗。但他更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步迈出,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步惊心。
“将军,”张崮和李铁再次前来,态度近乎恳求,“众意难违啊!弟兄们和百官百姓都是一片赤诚,您若再推辞,只怕会寒了人心……”
江辰抬起手,制止了他们的话。他目光扫过两位心腹爱将,缓缓道:“我知道你们的心思,也明白当下的情势。但登基之事,非同小可,绝非儿戏。”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巍峨的宫墙:“其一,旧帝新丧,尸骨未寒,我若急不可待黄袍加身,吃相是否太过难看?天下士林悠悠之口,会如何议论?会不会授人以‘篡逆’之柄,给南方、北方的敌人以口实?”
“其二,”他转过身,目光变得锐利,“这些劝进的人中,有多少是真心为公?有多少是急于站队投机?又有多少,是别有用心的捧杀?你们可曾细查?如今京城初定,暗流涌动,若我欣然应允,是否会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反而助长其气焰?”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江辰的声音低沉下来,“那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坐上去,意味着所有的矛盾、所有的期望、所有的责任,都将聚焦于我一人之身。南方未平,北方未靖,内部隐忧重重,国库空虚,百废待兴……这些难题,不会因为我当了皇帝就自动消失,反而会更加尖锐。届时,若处理不当,所有的赞誉都会瞬间化为怨恨。”
张崮和李铁闻言,脸上的激动稍稍褪去,露出了沉思之色。他们习惯了战场上的冲杀,对于这些政治上的弯弯绕绕和深远考量,显然想得没有江辰那么深。
“那……将军,您的意思是?”张崮迟疑地问道。
“等等看。”江辰目光深邃,“再等等。让这‘劝进’的风,再吹一会儿。一方面,看看还有哪些牛鬼蛇神会跳出来。另一方面,也让天下人看看,我江辰,并非贪图虚名、急不可待之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盖世悍卒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盖世悍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