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做法虽然让普通百姓受益,增加了文崇镇的常住人口,促进了地方繁荣,却也损害了许多地主乡绅的利益。
简单来说,秦家只收三成地租,而其他地主却收七成甚至八成。
以前大家别无选择,只能接受高租。但现在秦淳提出三成租子,大家都转向了他,有人想去为他耕种,有人甚至想直接加入他的军队——虽然危险,但待遇更好。
秦家只收三成租子,其他地主却要七成。佃户们心里都在盘算:如果不把租子降到三成,我就不再租你的地,去租秦镇长的地。这是文崇镇所有佃户的真实想法。
一两个佃户闹一闹,地主们不担心,派家丁打一顿就解决了。可现在所有佃户都这么想,地主乡绅们就开始慌了。
他们还得靠佃户种地,万一人都跑光了,他们该怎么办?
为了应对秦淳的减租政策,文崇镇的其他乡绅也不得不跟着降低地租。
每减少一成租金,对地主而言都是不小的损失,仿佛在割他们的肉。
秦淳在时,手握兵权,又有镇长的身份,没人敢有异议。
但如今秦淳不在,保安团也大多随他离去,只留下两百人驻守文崇镇。那些一直受压制的乡绅开始打起算盘,表面上不与你争执,暗地里却处处刁难。
比如,少卖点粮食给秦家,这总该可以吧?
这就不得不提秦淳的另一项规定:文崇镇出产的粮食,除了本地流通的部分外,其余一律不准外销,必须卖给秦淳。
这并非秦淳有意压价剥削乡绅,他给出的价格公道,有时甚至高于市价。
他这么做是为了储备粮食,保障军队后勤,也为可能发生的灾荒做准备。不仅在文崇镇,整个福康县都执行此政策。
在这个动荡年代,一根金条有时还不如一袋粮食来得实在。
乡绅们知道,秦淳收购的粮食有一部分是供应军队的。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想用手中的粮食逼迫秦淳让步——再傻的人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然而,秦淳真的会妥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书房内,听完易天的汇报,秦淳低头沉思片刻,开口道:“看来我不在的时候,各种妖魔诡怪都冒出来了。既然他们不愿做我的朋友,那就只能当敌人了。”
易天听后眼神一冷,问道:“少爷,我们该怎么处理?总不能让他们为所欲为。”
秦淳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慢慢喝了一口茶,说道:“听说鹰嘴山最近又来了些人。”
这句话让易天一时摸不着头脑——鹰嘴山不是早就成了镇南军的驻地了吗?什么时候又来了这些人?
就在易天疑惑之际,秦淳继续说道:“天叔你说,‘坏人进城,乡绅死光’,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顺耳?”
对于敌人,秦淳从不心软。既然这些乡绅执意对抗,那他们就别想做人,连诡都不行。
易天本就不是仁慈之人,一听便明白秦淳的意思,当即点头应命离开。
当夜,一队黑衣人趁着夜色潜入文崇镇。而原本驻守的士兵早已接到命令,对这群神秘人物视而不见——他们心里清楚,今夜文崇镇注定血流成河。
黑衣人一进镇,便直奔一处灯火通明的大宅。据他们得到的消息,所有反对秦淳的乡绅正在这里密谋如何对抗秦淳。
而此时宅中的乡绅们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仍在高谈阔论,商议如何逼迫秦淳提高田租,以及成功后要提出哪些条件。
这场聚会的发起者并不是文崇镇本地人,而是一个来自酒镇的年轻人。乡绅们并不认识他,是被一位文崇镇的年轻乡绅介绍过来的,只知道他叫戴维,是酒泉镇镇长的儿子。
但仅仅作为镇长之子,并不足以让这些乡绅对他另眼相看。他还有一个更显赫的身份——曹瑛的使者。
当然,戴维绝非善类。
他这次来到文崇镇,并不是真心帮助乡绅对抗秦淳,而是有意搅局,企图联合乡绅给秦淳制造麻烦,为曹瑛创造机会。
秦淳攻下福康县城,消灭了徐大帅的残部后,曹瑛便盯上了他。对曹瑛来说,徐大帅也好,秦淳也罢,都不重要,他真正想要的是福康县。
“各位乡绅,我只问一句——你们甘心让秦淳这个毛头小子骑在头上吗?”戴维站起来,环视众人。
话音刚落,席间顿时议论纷纷。乡绅们原本就对秦淳打破传统、强行当上镇长一事不满,后来又在争夺谭老爷家产时,把田地全部占去,没给他们留什么好处,更是让他们心生怨恨。只是因为秦淳手握武力,大家不敢公开反对。
看到乡绅们神情动摇,戴维又添了一把火。
“秦淳现在逼你们压低田租,这是用软刀子割你们的肉。如果不反抗,恐怕祖传的土地迟早全被他拿走。”
这话直击要害。戴维清楚,对这些乡绅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
果然,他说完后,议论声更大了。
戴维朝人群中使了个眼色,一个年轻乡绅点头回应——正是当初引荐他的人,如今已被收买,准备投靠曹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港诡:我,茅山天师,黄金重瞳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港诡:我,茅山天师,黄金重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