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风先是微微颔首,随即又轻摇其头:"此事说来话长。"
"曹操放弃兖州转战并州,确在我意料之外。"
这条全新的发展轨迹已然偏离了历史走向。
但细细思量,却也合乎时势。
青州有他坐镇,曹操但凡明智就不会坚守兖州与之硬拼。
更何况,袁绍、袁术兄弟对兖州虎视眈眈。
"故而,我等的战略规划必须重新调整。往后更要反复推演天下大势。"
"眼下倒不必急于遏制曹操,既无必要,也难有成效。"
"总体而言,曹操入主并州,利大于弊。"
"丁原当年抽调数万并州军入京,致使并州防务空虚,匈奴鲜卑趁虚而入。如今这般局面将得以扭转。"
"此乃并州百姓之福。"
他与曹操关于异族的约定犹在耳畔。
"孟德兄,这次倒是你先行一步了。"
陆风暗自思忖。
当然,他早已着手布局以羊毛贸易为核心的经济战略。
只是这等大计需要经年累月方能见效。
"此言不虚。"
荀攸三人纷纷赞同。
"丁原当年擅自调离并州守军,实乃置百姓于水火。此人死不足惜!"
戏志才愤然拍案。
吕布此举倒是为民除害。
可以想见,失去主力驻防的并州边陲,这一年多来遭受了怎样的劫难?
向来嗜血成性的匈奴鲜卑,怎会放过这块肥肉?
"文远若闻此讯,定当欣喜若狂。呵呵..."
陆风微微一笑道:"他虽未明言,但我看得出他对离开雁门充满悔意,也盼着早日率军重返并州,救百姓于水火,更是为自己赎罪。"
"如今他的愿望要提前实现了,可惜不是经我们之手完成。"
"仅此一事,孟德兄便功德无量。"
历史上的曹操对外族同样毫不手软,曾将北方异族打得溃不成军。而司马家内斗强势外战软弱,最终导致华夏文明陷入三百余年被外族奴役的黑暗时期。正因如此,司马氏必除之而后快。
"确实如此。"荀攸颔首道:"但如此一来,曹操便如解开了枷锁,从此海阔天空;日后必成心腹大患,我等须重新谋划天下大势了。"
他捋须沉思:"按眼下形势,我军一至三年内可拿下兖徐二州,继而攻取豫州消灭袁术,或可顺势夺取部分扬州;北方袁绍或得冀州一部,与公孙瓒争夺冀幽二州。"
"荆益二州刘表、刘璋应无大变;并州则必归曹操。"
这番分析使局势渐明,不过终究只是推测。未来变数犹多。
郭嘉饮了口酒,灵光乍现,走到地图前指向司隶地区:"若我是曹操,定会迅速席卷并州,以战养战从异族身上汲取资源,尽快练就一支百战精锐。"
"但仅据并州难以成就霸业,日后恐难与袁绍及我军抗衡。"
“因而,他务必要攻占司隶与长安三辅!收编董卓旧部,掌控天子以号令群雄!”
“先据守昔日强秦疆土,再吞并汉中巴蜀,夺取蜀地粮仓,奠定称霸之基。”
“唯有如此,方有实力与主公及袁绍逐鹿天下!”
郭嘉笃定,曹操必然也谋划至此。
纵使他未能思虑周全,身旁还有王佐之才荀彧,定能为他补全方略。
“若真如奉孝所言,让曹操得逞,日后他必将成为头号劲敌!袁绍之流根本不值一提!”
戏志才神色凝重地指出。
坦白说,他们从未将袁绍视为心腹大患;
对付袁绍,参谋部早已制定出整整一书柜的计策预案。
这些方案早已被军师与参谋们反复推敲透彻。
相较袁绍,曹操才是真正的威胁。
“确实如此!”
荀攸也深表赞同。
“不必过于紧张!”
陆风见众人神色肃穆,当即轻拍手掌道:“这只是未来可能,况且曹操要实现这些目标,尚需时日!董卓那边——”
“不过,董卓确实时日无多。看来得设法唆使贾诩搅局,削减曹操的收益。”
没错!
陆风并不打算阻拦曹操入主关中三辅。
与并州同理,那里需要强力的汉人诸侯镇守,方能震慑羌族,保全百姓性命。
至于将来如何击败曹操?
陆风胸有成竹。
何况他也没余力阻止曹操实施这些计划。
切莫小觑未来的魏武帝曹操。
但削弱曹操实力仍是可行的。
时机成熟时,陆风甚至考虑让曹操以长安三辅换取并州,将其势力范围限制在函谷关内。
至多不过占据董卓旧地,再添一块汉中罢了。
天下浩瀚无垠,若为围剿曹操反倒让袁绍与不知蛰伏何处的刘备趁机坐大,岂非得不偿失?
当务之急,自当先取中原各州郡要地。
"主公何出董卓命不久矣之言?莫非另有谋划未示我等?"荀彧等人愕然相询。
"咦?我未曾告知诸位?"陆风面露诧异。
"确无此事!"
"哈哈!"陆风拍额讪笑:"疏忽疏忽!实则暗卫密报,王允正使连环计离间董卓吕布,欲借吕奉先之手除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