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群臣齐声应诺。众人面上恭敬,心里都打着自己的算盘——先捞些好处再说。即便出了事,首当其冲的也是袁术这个主子。他们不过是被迫从命,能有什么责任?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当日汝南城就忙碌起来,官员们为称帝大典奔走相告。很快,这桩惊天大事就传遍了全城,继而辐射四方。
各地豪强名士闻讯哗然,都被袁术的胆大包天惊得目瞪口呆。
袁公路竟如此...别出心裁?此时称帝未免太荒唐!
大逆不道!简直不知死活!
袁氏四世三公的清誉,就要毁于一旦了!
要说称帝,吴侯比他更有资格吧?
依我看袁本初都比他强!
住口!汉室尚在,要继大统也当是刘景升、刘君朗这些宗亲!袁氏兄弟算什么东西?
天下诸侯很快都收到了消息和请柬。刘表等汉室宗亲勃然大怒,痛骂袁术乱臣贼子,罪不容诛。
(接枉我高看袁公路!他竟敢......
南郡府中,刘表气得摔杯砸盏,怒骂不休。
刘表暗自懊悔,当初竟与狼为伍联手对付陆风。
他原以为陆风才是动摇汉室根基的祸患,如今才看清袁术包藏的祸心!
公然称帝,这是将大汉的尊严践踏于脚下!
此例一开,天下诸侯岂不纷纷效仿,自立为王为帝?
刘表绝不能容忍此事发生。
“袁家四世三公,怎会养出这等逆贼?本以为袁术忠心汉室,谁知他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袁绍亦是如此!”
幽州的刘虞同样面色阴沉。
当年董卓废黜少帝,袁绍便企图拥立他登基,拒不承认刘协的帝位。
可见此人毫无敬畏之心,眼中从无汉室皇权。
如今袁术比袁绍更加猖狂!
此风一长,天下必将大乱,何人还会尊奉汉室?
大汉最后的威仪,岂非要毁于一旦?
刘虞恨不得立刻出兵讨伐袁术,却分身乏术。
南有袁绍与公孙瓒交战不休,对幽州虎视眈眈;
北方异族趁中原动荡频频袭扰,他根本无暇离开幽州。
益州的刘璋闻讯虽怒,却更多是不忿——袁术也配称帝?若论资格,合该是他刘璋才对!
他连皇宫都已备好!
……可惜,那是他父亲所建,终究未能等到登基之日。
袁绍接到袁术称帝的消息和请帖,勃然大怒:
“袁公路莫不是失心疯了?此时竟敢僭号称帝!”
“他算什么东西?也配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他袁绍尚且未敢妄动,袁术这等庸才凭什么抢先?
更可恨的是竟还敢发来请帖——是 ** ?
还是妄想令他俯首称臣?
袁绍的怒火并非源于表面原因,真正令他震怒的是袁术此举将严重损害袁氏家族的声望。当各路诸侯都不敢妄自称帝时,袁氏却率先打破禁忌,自然成为众矢之的。那些仍忠于汉室的人必定会将整个袁氏视为叛贼。
这不仅关乎袁术个人,更直接威胁到袁绍自身的利益。在他看来,称帝并非不可行,但必须审时度势。如今灵帝驾崩不过两年,小皇帝尚在,此时僭越称帝简直愚不可及。
面对这一突发变故,荀堪、沮授、郭图等谋士都震惊不已。田丰立即进言:主公当务之急是立即与袁术划清界限,发布讨逆檄文,最好断绝其与袁氏的宗族关系,避免牵连。
许攸随即附和:此事刻不容缓,否则您和袁氏的声誉都将遭受重创。唯有将袁术逐出袁氏,由您独掌家族大旗,才能保住四世三公的百年清誉。
审配、沮授、荀堪等人纷纷表态支持,逢纪与辛评也同声附议。这是众人首次如此一致地达成共识。
袁绍当机立断:命陈琳即刻起草讨逆檄文,同时发声明断绝与袁术的宗族关系。他深知事态严重性,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当日,陈琳执笔的讨伐文书自冀州传出,短短数日便传遍九州。
袁术阅毕怒不可遏:袁本初!尔安敢如此放肆?
孤登临帝位皆为袁氏荣光,尔有何资格褫夺吾宗族身份?
区区庶出之子,也配将孤除籍?
是夜,袁术在书房摔砸所有器物。
将袁绍祖上十八代...不,足足咒骂万遍仍难消心头之恨。
随即发布檄文,反将袁绍这个庶子逐出族谱。
各路诸侯见状,皆津津有味观赏这场袁氏兄弟的闹剧。
长安城外,督军围城的曹操同时收到袁术称帝、兄弟互斥的檄文,不禁哑然失笑。
这兄弟二人当真...竟想得出互相除籍这等损招。
程昱进言道:袁公路僭越称帝已犯众怒,袁本初断尾求生亦在情理之中。
曹操摇头:素来高看袁术,未料竟昏聩至此。此举虽在预料之中,却使袁氏声威尽丧。
然则...曹操整肃衣冠道:袁氏式微,最大获益者当属中原霸主陆风。恐怕吾那义弟此刻正抚掌大笑呢。
曹操正期盼袁术能多牵制陆风一阵,好为自己争取发展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