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舞成了天下贵妇人里,唯一一个拼尽家财,给贫寒子弟开启了读书大门的女人,未来也必将在隆武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述。
如今定淮周边安置流民点分散的五十所小学,五所中学,定淮城中的一所大学,都会使用这个经费依次而建并运转,以后定淮巡按司也会进行增补,民卫军内部也会进行份扶助,加上平州布政司争取的,还有社会捐赠等,庄峤估计可以应付到这批学生到大学阶段。
到了那个时候就轻松了,大学预估人数也会减低到千人规模上下,足以支撑起铁路基础运行的人才储备了!
教育投入巨大,而且得持续,这在别人看来是完全没有回报的蠢事,可庄峤还是义无反顾地干了,以后还会继续追加,这表示庄峤未来还有更加艰苦的日子等在前方。
红玉有些不明白,庄峤为何要干这些无谓之事啊!?如此精明之人,何苦为难自己?红玉有些想不通了!
凝霜眼见自家姐姐陷入纠结猜度当中,不禁摇了摇她的手臂说道,“姐姐不用猜测了,师尊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能够为毫无相干之人倾尽所有的,一是傻子,二是圣人!”
庄峤是傻子麽?当然不是!可他是圣人麽?想想那家伙有时候会把人气得咬牙切齿的情况,红玉就有些气馁,这种家伙也能叫圣人?!
估计她们谁也想象不出来,庄峤为何要这么一意孤行搞教育投入,答案其实很简单,想在这个时代搞铁路系统之事太难了,如果连基础教育都不够,铁路系统将来的运行,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人员从哪里来?如果没有文化基础干得出来麽?
铁路维护,施工,管理,后勤,哪怕是零件更换,配套设施使用,甚至铁轨变道,信号设置等等无数需要安排人手的地方,如果没有教育投入,能做得出来吗?
为何要设置这么多小学,就是想未来从这些孩子中挑选培养优秀的一批,进而能够进入中学,而后就是大学,这可是整个隆武铁路运行的根基之事,难怪庄峤对此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投入如此巨资而行。
按照庄峤的规划,先期的规划三年,后期的基础建设三年,而后就是五年左右的铁轨建设和铺设,加上中间的机车实验,隆武的铁路建设持续投入至少在十年左右才能具备运行的条件。
这期间就可以给储备人才的计划提供充足的时间去准备,以后不但定淮这里,就连民卫军的各级学府,都将加入这个项目,在这个暂时造不出飞机内燃机的时代里,庄峤至少要看到蒸汽时代的降临!
所以,每次慕东阳和庄峤讨论,庄峤都认为改变世界才是自己此生最大的目标,而非去抢着当皇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林春想做一名威震天下的将军,红玉想恢复家族的统治,张五舞想让天下的孩子都能读上书。
只有苑凝霜有些懵懂,她很努力在流隐派里练功,却从未问过自己,将来究竟想做些什么?或许,吃尽天下美食?原来除了练功以外,这世间还有如此之多有趣的东西啊?
在定淮停留了三天,庄峤深入到各处继续查探了各项事务进程和验收,包括那些先期建设完毕的学堂和配套设施,由于环州流民数量巨大,但是孩童比例其实并不高的缘故,这些学堂建立后,同时也将开放面向更多的民众孩童,以保证不被浪费资源。
民卫军署理人员专门管理教育系统工作,庄峤故意让他们和巡按司专门区分开,避免遭受朝廷政令的某些影响。
如果是其他地方,肯定不能这样干,但定淮就是个例外,首先这里是流民安置地,其次宋康和鲁道源也是自己人,绝对不会去掣肘这种不合规范之事。
换个地方,庄峤如果敢这么搞,估计会吓得官员们辞官跑路,毕竟,传统的力量还是太大了!
从定淮出来一路向西,经过了李县暂歇后,庄峤选择了从灰背岭,而后至翠云山绕道回平江口的路线。
自从程彧搞出了争议地段搬迁的方案过后,原本平江口工业园那一线的民卫军村落,便大举往东迁移,占据了这一段狭长的地带。
最初的李县新任县令非常紧张,可后来看到民卫军并未越过那条界河的情况下,就选择了闭嘴默认。
只是这一来,民卫军便在事实上得到了一块堪比数十个黄滩镇更大面积的土地,虽然大多都是沙土地,可也难不了民卫军现在下辖的农院研究所。
记得当初把那位温泉种菜的老汉带去了黄滩镇以后,庄峤便安排着让老翁组织一批人实验,怎样从有限土地里,养活更多人的方式,结果庄峤离开后都没怎么关注。
可是此刻一路走来,在灰背岭的这些村落里,但见阡陌纵横,屋舍井然,到处都是瓜果飘香菜蔬脆嫩,也有不少水田里稻花飘扬鱼儿翻涌,这就是把因地制宜这一条发挥得分外出色啊。
这场景颇有些前世里那种新农村规划后的特色,除了没有草青路面,白墙电杆和信号塔架以外,让庄峤都有些恍若隔世之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孤乡1请大家收藏:(m.20xs.org)孤乡1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