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继续道:
“即便初次未能见到蒲师文,阿卜杜勒也需在拜会时,于言谈间‘不经意’地流露出些许信息…比如,商队中有一位年迈的顾问陈乙,早年曾游历临安,见识过故宋风华,对某些…风骨人物,偶有唏嘘之语…话语要模糊,点到即止,如同茶余饭后的感叹。若蒲师文真如传言般心思敏感,他听到这些‘无心之言’,必会心生涟漪,甚至…主动想见一见这位‘见识过故宋风华’的陈老顾问!”
陈宜中看着赵昺,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洞悉人心的光:“由他主动来寻老仆,远比我们贸然去寻他,要安全百倍,也自然百倍!届时,老仆便可借机与之攀谈,察其言,观其色,探其心。是真情还是假意,是可用之才还是虚有其表,几番交谈下来,当可窥其七八。”
赵昺听完,心中豁然开朗,连日来的困扰一扫而空!这老狐狸,果然没让他失望!
此计看似迂回,实则直指核心,充分利用了人性、身份、环境和信息差,将风险降到了最低,同时极大提高了接触蒲师文并探知其真实态度的成功率。
每一步都合情合理,符合一个“色目商队”的行为逻辑,却又暗藏玄机。
“好!好一个‘引其自来’!”
赵昺忍不住击节赞叹,看向陈宜中的目光中,少了几分纯粹的利用,多了几分对其政治智慧的真切认可,“陈先生此策,深谙人心,精妙绝伦!就依此计行事!”
陈宜中听到赵昺的称赞,枯槁的脸上难得地泛起一丝红光,那是久违的、被认可的成就感。他连忙躬身:“公子过誉,老仆…陈乙分内之事。”
看着陈宜中退下时那似乎挺直了些许的背影,赵昺站在窗前,眺望着即将载他北上的海船。
海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
南洋的棋已布下。
大都的线在延伸。
刺桐城(泉州)的路已铺就。
而身边这块看似腐朽的“旧物”,在权谋的棋盘上,竟还能迸发出如此犀利的锋芒。
有着这则陈宜中献计的“东风”,万事俱备,只待扬帆。
喜欢弱宋铁血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弱宋铁血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