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锋一转,挥袖将这个话题彻底终结,“此人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说。孤今日提及,非为他辩白,只为说明一事……”
赵昺站起身,目光灼灼,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重新回到川蜀之议:“孤决意入川,必赴凌霄城!此城自筑城始,抗元至今,已历二十六载寒暑!城中军民百姓,万众一心,矢志不渝!其城本身,即为抵御蒙元‘斡腹之谋’而建,扼守川滇咽喉,乃川蜀山城防御之脊梁!其象征意义,便如同文山公你在大都狱中不屈之精神!皆为汉家不屈之魂!”
他声音铿锵有力,如同战鼓擂响:“欲举抗元大旗,重聚人心,非此等历经血火淬炼、百折不挠之地不可!江南、闽粤,固然重要,然根基未稳,易遭元廷重兵围剿。凌霄城,便是孤选定的根基之地!一面永不倒下的旗帜!唯有在此站稳脚跟,方能徐图江南,联络闽粤,进而……逐鹿中原!”
赵昺这番剖析,将襄阳惨剧的深层原因与凌霄城的战略价值、精神象征紧密结合,既有冷酷的现实分析(贾似道误国、江南易攻难守),又有炽热的精神感召(二十六载不屈、汉家之魂)。
文天祥张了张嘴,那句“川蜀难图天下”的论断,在赵昺对襄阳血泪的控诉和对凌霄城坚韧的推崇面前,竟一时难以出口。
陈宜中亦是默然,他“偏安一隅”的思维,在赵昺这充满进取与悲壮气息的战略蓝图前,显得苍白无力。
厢房内陷入一片沉重的寂静。
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文天祥紧锁的眉头、陈宜中复杂的眼神、阿卜杜勒深沉的思虑以及也儿吉尼那因“根基之地”、“永不倒下的旗帜”等词而越发炽热坚定的目光。
西入川蜀,奔赴那座坚守了二十六年的孤城凌霄……这盘棋,官家落子的胆魄与深意,已远超他们的预想。
喜欢弱宋铁血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弱宋铁血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