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愿诸位牢记今日所议诸事,勿忘本心、携手共进,为子孙后代挣下一片根基。日后……”
言至此处,文天祥语气微顿,旋即负手扬袖,声震梁宇: “唯愿诸位终有一日,能走出这太行山麓,重返故土,于光天化日之下——安居乐业!”
最后一语,正说中山民心底最深切的盼望。
是啊,若外头真是太平年月,谁愿躲进这深山老林,苟延残喘、不见天日?
众人纷纷起身,抱拳行礼,应声如雷贯耳: “诺!”
议事既定,众人纷纷领命而去,各司其职。
文天祥步出忠义堂,抬眼寻找赵昺的身影。
一出堂门,便望见那清瘦少年正独自立于石寨高塔之上,迎面吹拂着浩荡山风。
此处地势极高,放眼望去,太行苍茫,群山起伏,尽收眼底。
听到身后脚步声响,赵昺并未回头,只欣然开口道:“辛苦文公了。诸事想必已安排妥当?”
此时文天祥已踏上高台,走到赵昺身侧。
他本就行伍出身,身形高大,立于这绝险之处,视野愈发开阔。
他沉声应道:“何谈辛苦,诸事本已有定策。公子,若能借此一月之期助这些山民站稳根基,保全性命,吾辈这番心思便不算白费。”
赵昺发出一阵清越笑声,回荡在高塔之间。
他转身俯瞰寨中景象:新垦的田地上人影忙碌,几处屋舍已有炊烟袅袅升起。
“但凭本心行事罢了。同是汉家子民,你我以南人身份,能在这太行山中消融南北隔阂,已是一桩幸事。”他语声平静,却自有力量。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无非是玉汝于成而已。”
文天祥也已转身,同官家一并眺望这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朗声接道:“还是官家体恤,以安民为本。”
“昔年老臣在江南行事,终究过于急切,以致兵败被擒。若当时能似官家这般步步为营,或许真能在江南积蓄实力,为朝廷留下抗元复国的资本。”
赵昺侧过脸来,看向身旁这位耿耿老臣,含笑摇头:“文公何必妄自菲薄?往日之事如风云流转,是非成败,岂可轻断。若换作孤身处当日险境,莫说成败,怕是连文公那般力挽狂澜的胆魄也未必能有。”
既无外人在场,二人便也不再避讳,坦然以君臣相称。
文天祥心中畅快,倒非为别的,而是得遇明主、共谋大业,本就让这乱世忠臣胸中豪气顿生。
他终是纵声长笑,声震山野:“臣虽无岳武穆擎天驾海之能,也愿竭尽平生所学,助官家光复华夏山河!”
这浑厚笑声感染了四周警戒的党项武士。
众人心有所感:这一对汉家君臣,心向光明,无惧前程,确是真豪杰,令人心折。
喜欢弱宋铁血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弱宋铁血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