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铁骑的大营依水而建,毕竟人马都需要饮水,且并不像寻常军营那般紧密相连。
而是依据地势,分散成三座营寨,彼此遥相呼应,呈犄角拱卫之势,显露出精于骑战的军队特有的机动和警戒。
在张问的引领下,骑兵队伍悄无声息地潜行至一处能够俯瞰底下蒙古骑兵军营的缓坡林带,随即也儿吉尼派出哨兵前去周围山林警戒。
前行路上赵昺得知这位降卒张问,是在元军后勤当个佐吏,此人对元军大营布防的虚实是了如指掌。
山坳上,张问先是熟络看了一眼底下元军大营的布防阵仗,然后才转头望着身旁这位年轻得过分却又气场十足的少年。
随即,他倚仗对布防的了解,压低了声音给出建议:“大人,蒙古哨卡刁斗森严,白日硬闯,恐难善了。不如…静待天时?”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是我怕了,若按常理前去叩营,只怕是有去无回。”
“今日风好大。”赵昺却似是答非所问,目光投向远方。
疾风掠过林梢,发出持续的呜咽与嘶鸣,卷起地面的尘土草屑,山谷内一片狂躁。
张问见建言未被采纳,不敢再多言,转而继续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远处的军营,决心展现自己的能力。
他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将三座营寨的马厩、粮囤、武库等一一标明,又将几处隐藏在林木间的暗哨、预计的换防间隙、以及布置了伏路钉和绊马索的区域精确道出。
也儿吉尼闻言,不禁侧目深深看了这降卒一眼,随即毫不迟疑,挥手招来麾下斥候,依着张问所指,令其带人速去清除这些暗桩与障碍。
赵昺目光扫过地上标注的布防图,未有丝毫迟疑,一连串指令已冷冽出口。
他命也儿吉尼即刻挑选骑兵,分作三股,依旧打着蒲家的旗帜,前去叩击元军营门,但严令一旦入营,不得恋战,需即刻设法控制马场区域,静候下一步信号。
也儿吉尼领命,迅速转身布置。
这番操作让张问看得云里雾里,心中疑虑丛生,正犹豫是否要进言。赵昺却不容他发问,直接对他下令:“你带来的人里,立刻挑选数名最熟悉山下溪径的,带过来。”
张问按下疑惑,急忙跑回那十几名降卒中低声询问。
赵昺同时唤来一名骑兵都头,下令道:“精选六百善泅水的骑兵,卸甲,只带短兵,分三股跟随不同汉卒导夫,藉林木掩蔽,潜渡山下那三条溪流。”
他用树枝点着泥地上的一处标识,严谨说道:“它们的对岸即是元军伙房营地,一旦登岸,清除掉警戒元兵,迅速控制该区域,待命而动!”
骑兵都头抱拳领命,快步走向张问处接应导夫。
部署并未停止,赵昺再唤来另一名骑兵都头,下达命令:“待第一波弟兄入营后,你率部每批五百骑,持续前往元营辕门叩关,态度要骄横跋扈,务必制造事端,引起骚乱。”
骑兵都头刚领命退下,张问也已疾步返回,脸上混合着紧张与跃跃欲试:“大人,导夫都已安排妥当!接下来要我做什么?”
赵昺目光瞥了他一眼,并未答话,而是凝神望着远处蒙古大营的轮廓,仿佛在聆听风的声音,计算着时间的流速。
短暂的寂静中,只有风声呼啸。
也儿吉尼已将命令部署完毕,第一波约三百人的骑兵,打着蒲字旗号,盔歪甲斜,故作长途跋涉之状,乱哄哄地朝着蒙古骑兵主营的辕门行去。
张问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边,他看到营门哨塔上的蒙古哨兵发现了这支队伍,号角声短促地响了一声,营门并未立刻打开,而是有军官模样的几人登上哨塔观望。
只见带队的一名骑兵队正在寨门下仰头,挥舞手臂,似乎情绪激动地大声嚷嚷着什么。
风将他的声音撕碎,隐约传来“蒲左丞”、“驰援”、“快开门”等零星词语。
哨塔上的蒙古军官似乎在厉声质问,双方交涉了一小段时间,实际上可能不到半刻钟,那沉重的鹿角木栏终于被缓缓推开。
张问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看到那三百骑兵并未全部涌入,而是大部分留在门外,仅有数十骑率先入营,之后便牵着马在不引人注意地情况下朝着马场方向缓缓移动。
营门处的蒙古守军注意力似乎被门外大队骑兵的嘈杂和带队军官的继续交涉所吸引,并未立刻察觉那几十人的小动作。
“成了……”张问几乎要脱口而出,拳头下意识地攥紧。
赵昺的眼神依旧冷冽,不见丝毫波澜,他微微侧头,对侍立在旁的传令兵低语一句。
很快,第二波五百骑兵开始整队,这批人来到营门口,表现得更加蛮横。
他们甚至故意扬起鞭子,抽打空气发出噼啪声响,马匹也因主人的驱策而显得有些焦躁不安,队伍松散地朝着刚刚关闭不久的元军营门涌去。
这一次,营门上的蒙古军官显然已经有所不耐烦,号角声再次响起,带着警告的意味,陆续有元军在哨塔上挽弓搭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弱宋铁血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弱宋铁血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