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批人成了嘉定城过得最滋润的一群。
元廷在地方实行“包税制”,他们只要向官府缴纳足额的税银,便可获得在辖区内肆意征税、盘剥的权力。
有了这层的庇佑,他们的手段比之大宋时期更加无法无天,底层百姓被压榨得苦不堪言。
那位赴任不久的平章政事立智理威,也曾煞有介事地推行过所谓“辟田、均赋、弭盗、息讼”的善政。
听起来冠冕堂皇,旨在帮助开垦荒地、平均赋税、平息盗匪、处理诉讼。
可这些政策,真能落到底层百姓头上吗?
百姓辛辛苦苦开垦出的荒地,转眼就被有权有势的地主巧取豪夺,挂到了自家名下。
“平均赋税”更是天大的笑话,粮食大部分都被地主和包税人收走,官府和百姓何曾“平均”过?
至于“弭盗”,蜀地抗元之战死了多少热血儿郎,连种田的壮劳力都稀缺无比,活不下去的人被迫遁入山林,这“盗”又如何能平息?
“息讼”则更像是一场荒唐的闹剧。
当下这官绅勾结、胥吏如虎的境况下,衙门里那些小吏不出门主动敲诈勒索百姓的口粮就已经算是“青天”了。
李庭芝高踞马背,对街道两旁嘉定百姓眼中那几乎要溢出来的怨念与厌憎,他感受得真真切切,却也……早已麻木。
这般眼神,他太熟悉了。
昔年随蒙军征伐蜀地,所过之处,那些幸存汉人眼底深藏的,便是这种刻骨铭心的仇恨,如同沉默的火山,压抑着,却随时可能喷发。
正因深知此点,他当年才在元军将领中,算是一力主张怀柔安抚汉人百姓的异类,甚至对军中因种族优越感而滋生的劫掠、散漫行为痛下杀手,严惩不贷。
然而,个人的努力在时代的洪流与体制的惯性面前,终究是螳臂当车。
此刻,望着越来越近、准备为他“接风洗尘”的平章政事府邸。
以及那些闻讯匆匆赶来、满脸堆笑、躬身迎候的嘉定城元廷官吏、投诚乡绅……
李庭芝心中没有半分暖意,只有一片冰冷的讽刺。
他嘴边,忍不住轻轻哼唱起一首调子苍凉、词意桀骜的歌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身旁亲卫的耳中: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跟在身侧多年的老亲卫队长路老卒,听到这熟悉的调子,布满风霜的脸上肌肉微微一抽,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凛然。
他默默地,也跟着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哼唱起来。
军中老人都知道,每当大帅低声吟唱起这首李太白的《笑歌行》,便代表着他心中杀意已决。
歌声如冰冷的溪流,在看似和谐热烈的迎接氛围中无声流淌。
喜欢弱宋铁血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弱宋铁血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