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王山镇的湿冷天气已持续数日,雨雪浸透营帐,寒气蚀骨,让立智理威倍感烦闷。
他决意不再滞留,即日便挥军直指泸州神臂城,他自然清楚自己长于政事而短于军机,此行只为坐镇,断不会去干涉前线大将的调度。
此前大军初至,人困马乏,加之他心底对近在咫尺的凌霄城尚存一丝贪念,故而盘桓数日。
如今既知事不可为,再留无益。
正当他准备传令开拔时,守城百户李恒却前来请示,问他是否要亲往察看那片被称为“冰雕坟场”的山谷。
李恒言语谨慎,道宣慰使早有交代,如何处置这批阵亡探马赤军的骸骨,须由平章大人亲自定夺,他不敢擅专。
此言一出,立智理威顿时陷入了沉思。这绝非小事。
自成吉思汗时代起,草原便有“抢尸”旧俗。蒙古人极为重视死者魂归故土、入土为安,凡抢回同袍遗体者,甚至可继承其部分家产。
时至大汗忽必烈,此俗依旧延续,入主中原后,更参酌前朝典制,完善了追封、立祠等抚恤仪轨。
这批探马赤军将士阵亡,按常理,应由李忽兰吉上报,再由自己这个级别的官员来处置,合乎章程。
于公于私,他都必须将这番身后事办理妥当。
立智理威沉吟片刻,心中已有决断。
不仅要去,更要率领全军前往,为这些将士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就地掩埋”,或是最稳妥的选择。
毕竟,这些人绝不能以战败溃军的名义上报朝廷。
阵亡的定性,其间可做的文章太多。
唯有“血战而亡”,方能使这些探马赤军的家眷获得最丰厚的抚恤。
在这一点上,立智理威自认表现得通情达理。
他深知,探马赤军作为军籍在册的精锐,其身后事由专门的奥鲁机构管辖。
抚恤发放,亦严格依据阵亡情形分为四等。他们作为以蒙古与色目人为主体的军队,所能获得的抚恤,远非汉军或新附军可比。
其家眷不仅能得到一笔丰厚的金银、布匹、耕地、牲畜,乃至作为劳动力的“驱口”,更能免除该户数年的兵役,使家族得以休养生息。
家中的子侄或兄弟亦可承袭军职,确保门楣不坠,更能享受减免税粮、科差等赋役优待。
这一切,都系于他笔下将如何定义他们的结局。
落定想法,他立马唤来心腹,调度大军出发那处“”冰雕坟场”。
连绵阴雨雪气候,蒙古锦袍被浸得沉甸甸的,寒意顺着铠甲的缝隙往骨子里钻。
立智理威勒马立于山道,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指节在缰绳上不自觉收紧。
“平章大人。”百户李恒趋马上前,声音压得极低,“拐个弯,前方便是那片冰雕坟场了。”
立智理威微微颔首,挥手止住身后蜿蜒的队伍。带着几名心腹亲卫,他策马转入山谷,越往深处,空气愈发凛冽。
待转过隘口,眼前营房的景象让他呼吸一滞——也让他清楚明白为何称呼此地为“冰雕坟场”了。
只见依山而建的营房内,一具具身披铁甲的元军士卒,以各种僵硬的姿态凝固在原地。
或在哨位上拄着长矛挺立,或在营帐口保持着掀帘欲出的动作。
甚至还有几人围在早已熄灭的篝火旁,仿佛下一刻就要谈笑。
然而,当下的他们全都失去了生机,面容扭曲,覆盖着一层灰白坚硬的冰霜,眼窝深陷,宛如被抽干了魂魄的陶俑一般。
这震撼的一幕,加上此刻寒风不时穿过空荡的营房,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更添几分鬼气。
立智理威亲眼目睹此等惨状,嘴口牙关都忍不住开始打颤。
为免堕了草原儿郎以及上官的威名,他强忍着惊颤之心翻身下马,战靴踏碎满地冰棱。
他走到一具冰封的遗体前驻足,掌心贴上刺骨的冰面。
那是一位年轻的百夫长,此刻他凝固的瞳孔里,还映着厮杀时的瞳孔血色。
冰晶在他虬结的臂膀上折射出幽光,细心的立智理威立马发觉到这人是被割喉而亡,且是猝不及防的状态。
一路踏雪而过,周遭遗骸景象,他越看越是心惊胆寒,这些人反抗的姿势显得如此仓皇不堪、甚至可以说是狼狈。
“就地安葬。”
立智理威的声音惊起寒鸦,对着身旁跟随心腹吩咐道:“在北坡择高处掘墓,依汉制立碑,刻:大元探马赤军忠勇将士之墓。”
见心腹亲卫一副欲言又止,他抬手制止:“奥鲁官那边,皆按临阵捐躯上报。家眷免役三年,抚恤加倍。”
说罢,立智理威再次折返到那具蒙古百户的遗骸身前,抚过他肩头的冰甲,用蒙语轻声道:
“归去吧,草原的鹰。你的弟弟会举起你的苏鲁锭,你的父母将收到百头牛羊。”
军令既下,来到此处的元军士卒虽心中发怵,却无人敢违抗军令。
在这片诡异的“冰雕坟场”中,他们强忍着不适,开始沉默地搬运那些保持着战斗姿态的冰封遗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弱宋铁血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弱宋铁血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弱宋铁血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