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尚书》和《史记》等文献记载,他在狂风暴雨、方向莫辨的密林中奇迹般地未迷失路途,且安全归来。
民间演绎更是神奇:传说舜在林间遇到最凶猛斑斓巨虎的堵截,他只是平静地凝视那野兽片刻!
那老虎竟像被无形的力量安抚,缓缓伏下,低垂头颅,退入深林;
遇到遮天蔽日的巨蟒,巨蟒见舜眼神澄澈无惧,竟然主动绕行!
这位未来帝王的“气场”强大到近乎物理驱兽仪。
当舜最终全须全尾、面带平静微笑地从猛兽峡谷走出来时,尧远远看着,心知肚明!
得,这下真找着接班人了!
这位爷连物理防御和魔法攻击都点满了,不仅能管人,连猛兽和老天爷都给他面子!
这包袱我甩定了!
不但甩得心安理得,简直是甩出了历史新高度!
禅让大典隆重上演于黄河岸边。
尧亲手将象征天下的神玉圭交到舜掌中。
尧感慨道:“舜啊,从今往后,这累死人的卷……这光辉大业就靠你了!朕要退休!朕要去养老!朕要去南巡看看风景,钓钓鱼!”
(《史记》记载尧“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舜谦逊道:“尧帝放心,必不辱命!”
但他心里暗自琢磨:“老领导您这甩锅也太彻底了!说好的南巡是享福,却直接跑苍梧那个地方‘狩’到不回来了?您这不是提前开溜是什么?”
尧的头发,大概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社畜生涯中,一根根掉光的,最终仅存的那几缕也熬白了。
他留给后世的禅让制,也如他本人一样,充满了“让贤明摆烂”的奇特智慧(尽管舜之后便鲜少成功复制此模板)。
后世帝王称他为“唐尧”,尊其为圣君。
人们只看见了那顶冠冕的璀璨光华,却鲜少有人体味冠冕之下,那被岁月、责任、一群猪队友和一个败家子拖磨得疲惫不堪的灵魂。
他治下的所谓盛世,与其说是“王道圣明”的必然结果,不如说是一个被逼到绝境的卷王,于无尽疲惫里摸索出来的一套高效甩锅流程——
以退为进,无为无不为。
夜深人静时,或许那位已化身白发老者的尧,曾坐在简陋宫殿的石阶上,望着满天星斗喃喃自语!
“老天啊……我终究没辜负您那晚的‘大风托举’……不过下次记得看清楚点,找个比我更扛造的啊……”
风吹过,几根白须在星光下微微颤动,仿佛上古社畜最后的倔强勋章。
历史如同黄河之水奔涌向前,人们纪念他的“功绩”,模仿他甩锅的“智慧”!
但真正记得他疲惫背影的,也许只有那顶跌落时砸碎过水罐的沉重冠冕,以及星空下他那无声又无比沉重的叹息。
史册煌煌尧舜禹,岂知圣王亦社畜。
观星参透风旱意,抗洪常陷地泥足。
四凶在朝闹心苦,亲儿坑爹气倒颅。
举舜妙计传百姓,避嫌甩锅有神图。
纵有冠冕九天重,夜深独坐发丝枯。
留得禅让身后名,几缕白须风中呼。
原来神圣熬白头,终究不过打工人。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