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场向来奉行“趁你病要你命”的实用法则,唯有宋襄公这位“道德洁癖晚期患者”,却在历史紧要关头高举仁义牌坊,用生命上演了一出“我自闭了也要按规则来”的大型真人秀。公元前638年,在冰冷的泓水河畔,这位“春秋理想主义协会终身名誉会长”倾情上演了本年度最大规模的“把道德高地站成军事洼地”行为艺术。
战前准备比综艺还抓马——
当楚国的重甲车马卷起的烟尘尚未笼罩宋国边境线,宋国都城商丘内部已乱成一锅道德辩论粥——将士们忙着擦亮战戟、补强皮甲、囤积箭矢,唯独最高指挥官宋襄公正忙着举办“战时军事伦理专题讲座”。面对满堂焦躁的武将们,他拍着桌案激情开麦:“古之兵者,乃为仁义而战!非是那般争勇斗狠的鄙夫所为!”他坚持在战袍胸口位置绣上一个硕大耀目的“仁”字纹样,仿佛这就是可以反射伤害的魔法图腾。负责军需供应的官员满头大汗地提醒:“主君!箭矢库存严重不足……”宋襄公慈祥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妨!我们有的是道德储备!”
军中参谋官公孙固几乎要薅光了自己花白胡须。他捏着情报竹简冲到宋襄公案前:“楚国派大将成得臣领军!此人心狠手辣、狡诈如狐!我们若还讲些虚礼,就是自掘坟墓!”宋襄公稳坐席上,捻着长须,犹如综艺评委为选手做人生点评:“子鱼(公孙固)啊,你是只知其战术价值,不知其精神价值。我们以德服军,他们若受我感召、临阵倒戈也未可知呢?”
于是,当楚军已杀气腾腾直逼宋国边境时,宋国军营中却回荡着宋襄公亲自校对的战场口号——“临大事而有礼!不成列绝不击!受伤者不重复伤害!白发老人必须保护!投降敌军要妥善安置!”一名小兵忍不住对同伴咬耳朵:“哥,咱到底是打仗的还是开敬老院发福利的?”隔壁老军士生无可恋地用布擦拭矛尖:“我看咱们最大的敌楚不是楚国人,是主君脑子里那部《周礼》复读机。”
楚军渡河真人秀,宋导反复喊“cut!”
当宋楚两国主力在寒风飒飒的泓水北岸排开阵势时,场面宛如两台拉开阵势准备互殴的机甲,一方杀气腾腾准备随时开机,另一方却还在背诵操作守则。宋襄公乘坐着他那架镶金描画的“仁宣号”战车(后来此车在战场上被无情打脸),神情肃穆,如同直播网红调试美颜滤镜般整理着自己的青铜盔缨,仿佛即将进行的不是腥风血雨的厮杀,而是一场神圣仪式。
镜头切到楚国阵营——先锋部队已踏入冰冷的泓水之中开始涉水过河。渡河步兵小心翼翼试探着脚下湍急水流,铠甲因河水浸泡而沉重不堪,队列因水流冲击而凌乱扭动。宋国侦察兵激动得舌头打结:“楚…楚人半渡!箭塔!射箭塔准备!”
公孙固几乎要爬上指挥台挥舞战旗了!他指着河心那些狼狈泅渡的身影,声音撕裂了清晨的薄雾:“主君啊!敌半渡而击!此乃天赐良机啊!”他指向河水中举步维艰的楚兵——那些身影如同活靶子般在清澈河面晃动。
宋襄公却抬手轻摆,摆出节目导演叫停拍摄的手势。他眼神悲悯地扫过河中挣扎的对手:“哎!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重复伤害受伤者,不俘虏年长有白发的对手)!此刻射之,岂非乘人之危?待他们全部上岸整理好仪容再战不迟!”身后一排弓箭手集体翻白眼,默默收起了已拉满的强弓。
楚军在宋军“人文关怀”之下,竟安然无恙地从冰冷河水中挣扎而出。但新的战机再度降临——楚军先锋虽上了岸,但浑身的泥水正滴答落下,沉重的铠甲拖慢速度,队伍歪斜散乱犹如军训大学生团建刚喊解散。副将目眦欲裂:“君上!敌军刚渡未成列!若此时我军车阵冲击!!”宋襄公再次一脸严肃打断:“君子作战需待其陈列整齐方开战!这般突击,与偷袭何异?无仁义可言!”他甚至可能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简版《周礼》,认真对照了一下“战争礼仪程序”条款。
楚国人完全搞不懂宋襄公的战略意图,大将成得臣困惑又怀疑地远远望着对方的“仁宣号”战车:“宋公这是在搞什么行为艺术?渡河时不打,上来了还不打?”副将低语:“他们……好像就是在等我们站好。”当成得臣终于确信这不是陷阱时,他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随即化为残忍狂喜的表情,咆哮着下达了最终指令:“宋君赐予我等良机!全军——给我碾碎那群傻子!”
当楚国人按实战规则开团后——
楚国人终于完成了渡河、整队、布阵这一整套战斗程序。当军旗高举、阵型如铜墙般推进而来,那场景堪称“钢铁洪流遇上道德薄冰”。
宋襄公还在“仁宣号”上调试表情,准备与楚将展开一番仁义与武力哲思辩论时——“轰!”大地在剧烈震动中呻吟!楚军战车如同高速失控的拆迁机器队,裹挟着遮天蔽日的烟尘,铁蹄踏碎了“仁义优先”的所有幻想。无数楚国猛士如开闸的兽群猛扑过来,手中雪亮长戈仿佛地狱派发的请柬。宋襄公精心设计的军阵,在楚国纯粹以杀戮为目的的冲击面前,脆弱如同儿童搭建的积木城,瞬间土崩瓦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