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蒙恬,功高盖世,威望卓着,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职场危机:董事长猝死,公司内部“宫斗”———
如果秦始皇能多活几年,蒙恬大概率会善终,荣归故里,青史留名。
然而,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突然病逝。
公司的顶梁柱,倒了。
这就好比一个巨型项目正在进行最关键的时刻,最大的甲方爸爸兼支持你的老板,突然没了!
一直在老板身边当秘书的弟弟蒙毅,之前因为一次判案得罪了中车府令(皇家车队办公室主任)赵高。
赵高这个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一直怀恨在心。
秦始皇一死,赵高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勾结丞相李斯,忽悠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发动了着名的“沙丘政变”。
他们篡改遗诏,逼死合法的继承人——远在北方给蒙恬当副手的公子扶苏。
而逼死扶苏的诏书,正是送到了蒙恬和扶苏的手中。
扶苏是个老实人,一看诏书,哭着就要自杀。
蒙恬却保持了名将的冷静,他拦住了扶苏:“陛下巡游在外,并未立太子。让我率三十万大军守边,让您来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现在就来一个使者,您就自杀,怎知其中没有诈?不如请示一下再说?”
这思路清晰,逻辑正确,完全体现了一个成熟将领的素质。
但扶苏没听,还是自杀了。
蒙恬不肯不明不白地死,使者就把他抓起来,关进了阳周的监狱。
悲情结局:金牌打工人的“毕业通知”——
蒙恬被关起来后,新老板胡亥曾经想放过他。
但赵高恨透了蒙家兄弟(他弟弟蒙毅也被抓了),必欲除之而后快。
赵高天天在胡亥耳边吹风:“先帝早就想立您当太子了,就是蒙毅一直拦着说不行!他现在被抓了,他哥哥蒙恬掌着兵权在外,可是个大威胁啊!”
胡亥这个铁憨憨,就信了。
派使者去监狱赐死蒙恬。
使者到了监狱,宣读了“裁员通知”——赐死诏书。
蒙恬悲愤莫名,发出了着名的灵魂三问:
1. “我们蒙家,为秦国出生入死三代人,功劳苦劳都有,凭什么杀我?”(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
2. “我现在虽然被关着,但只要我振臂一呼,三十万大军照样听我的!我之所以不反抗,是因为我恪守忠义,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3. “你们杀我,一定是奸臣乱政!你们这么搞,会遭报应的!”(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则臣之说不谬,陛下之览可察矣。)
但抗议无效。使者只管执行命令:“我只是奉命行事,不敢把将军的话报给皇上。”
蒙恬万念俱灰,长叹一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我到底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就这样没有过错地被处死?)
沉思良久,最后说:“是啊,我是该死。我从临洮修长城修到辽东,挖断了多少地脉?这也许就是我的罪过吧。”(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
这明显是悲愤至极的反话和自嘲!
他一生为国,最后却只能用这种荒谬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死亡。
最终,他吞药自杀。
一位威震匈奴、筑起万里长城的一代名将,没有战死沙场,没有死于敌手,却死在了自己效忠的公司的内部斗争里,死在一个太监的谗言之下。
吃瓜总结——
蒙恬的一生,是顶级打工人的一生,也是悲情英雄的一生。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1. 能力再强,也怕办公室政治:尤其是当你站错了队,或者得罪了小人。
2. 跟对一个好老板有多重要:秦始皇在,蒙恬稳如泰山;秦始皇崩,蒙恬瞬间崩塌。
3. 有时候,忠诚是一种“负担”:他手握三十万大军,本可以反抗,却为了“忠义”二字选择赴死。
4. 功劳越大,有时候风险越高:你知道的太多,功劳太大,新老板会睡不安稳。
蒙恬用他的生命,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写下了又一个注脚。
但他修筑的长城,却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屹立千年。
这或许是对他最大的告慰。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