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一死,起义军陷入低谷,人人震恐。当时项羽和刘邦只好收缩兵力,保存实力。
此时,章邯的声望达到顶点。
在他看来,起义军的主力已被歼灭,剩下的不过是散兵游勇,不足为虑。
他判断失误,认为楚地已不足忧,于是率军北上,去攻打复国的赵国。
此时的章邯,就是大秦帝国唯一的支柱,是黑夜中最后也是最亮的那颗星。
他几乎就要完成“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奇迹了!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他将成为堪比白起、王翦的大秦战神,名垂青史。
然而,他忘了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他的老板是胡亥和赵高。
第二,他漏掉了一个叫项羽的年轻人。
崩盘的开始:来自总部的“背刺”!!
就在章邯在河北围攻赵王歇于巨鹿城时,问题出现了。
他的副手,王离(名将王翦的孙子)率领一支精锐的长城边防军来和他会合。
秦军声势浩大,巨鹿危在旦夕。
但章邯需要时间。
巨鹿城坚,赵人抵抗顽强。
他需要一个稳定的后勤和来自朝廷的信任。
然而,朝廷里的CEO赵高在干嘛呢?
他在忙着搞阴谋,杀李斯,独揽大权。
他嫉妒章邯的功劳,害怕他功高震主。
《史记》记载:“章邯等军数却,使人请益助。燕、赵、楚、韩、魏皆立为王,自关以东,大抵尽畔秦吏应诸侯。章邯使人见赵高,欲约。赵高不信,恐其诛,乃辞以不许。”
意思是:章邯打得很辛苦,派人回咸阳请求增援和指示。
赵高却猜忌他,怕他手握重兵回来对自己不利,竟然拒绝接见使者,也不给任何支援!
这就好比:
前线总指挥打电话回总部:“老板,钱不够了!人手也不够了!快打钱!”
总部CEO(赵高):“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你是不是想骗钱回来搞我?”
章邯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前进,巨鹿难下;后退,朝廷不容。他手握重兵,却进退失据。
就在他犹豫徘徊的时候,那个他曾经漏掉的年轻人——项羽,来了。
英雄末路:“战神”遇上了“霸王”!!!
项羽杀掉畏缩不前的楚军主帅宋义,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漳河,“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口粮,以示必死之心。
诸侯联军作壁上观,项羽则率领楚军向章邯的部队发起了惊天动地的进攻。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项羽的军队如天神下凡,九战九捷!
大破章邯负责后勤的甬道,击败秦军。
章邯后撤,而围攻巨鹿的王离军则被项羽和诸侯联军全歼,王离被俘。
章邯再次后撤,但军队还保持建制。
他仍然是一支强大的力量。
他派人回咸阳想说明情况,结果使者又被赵高刁难。
此时,陈余给他写信,劝降:“白起、蒙恬什么下场?你现在有功是死,无功也是死,何不与诸侯联合,共攻秦国,分王其地?”
章邯内心动摇,开始暗中与项羽接触。
但项羽因为叔父项梁死于章邯之手,并不信任他,继续进攻,又两次击败秦军。
走投无路的章邯,终于在殷墟率领二十余万秦军,向项羽投降。
一个几乎拯救了秦帝国的人,最终却成了帝国的掘墓人之一。
这是何等的讽刺与悲哀。
凄惨结局:降将的无奈与终局!
投降后,项羽并没有善待这支秦军。
因为诸侯军的士兵以前受过秦军欺辱,现在反过来欺负投降的秦兵。
秦军官兵私下抱怨。
项羽担心降卒军心不稳,会发生叛乱,于是在新安城南,一夜之间坑杀了二十万投降的秦军!
只留下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降将。
后来项羽分封诸侯,为了遏制刘邦,封章邯为雍王,镇守关中西部。
但这更像是一个讽刺。
让他这个秦将去看守秦地,秦人恨他入骨(因为他投降导致二十万子弟被坑杀)。
在接下来的楚汉战争中,章邯被刘邦的大将韩信轻松击败,围困在废丘。
刘邦久攻不下,最后引水灌城。
城破,章邯拔剑自刎。
这位曾经横扫天下的名将,最终以这种悲壮而又略显无声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复杂的一生。
吃瓜总结——
章邯的一生,是一个能力极强的打工人,试图拯救一家烂到根子的公司的故事。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1. 能力再强,也怕猪队友(和老板):赵高的猜忌和胡亥的昏庸,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2. 选择大于努力:他在巨鹿之后的选择,无论怎么选,似乎都是死路。
3.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他崛起于微末,几乎成功,却最终敌不过时代洪流和天命(项羽这个挂逼)。
4. 投降未必是生路:他投降了,却背负了二十万条人命的血债,最终也难逃一死。
章邯,一个悲剧性的技术型人才,在历史的夹缝中绽放出耀眼却短暂的光芒,最终被夹得粉碎。
他证明了,个人的努力,在历史的进程和猪队友的拖累下,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