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颎的战场,就是修罗场。
他的战报上,斩首动辄数千、数万级。
据《后汉书》统计,段颎在平定西羌的战争中,共作战一百八十次,斩首三万八千六百级,缴获牲畜四十二万七千五百头。
在平定东羌时,又作战数十次,斩首数万。
其手段之酷烈,令人咋舌。
他用尸山血海,暂时“浇灭”了羌人反抗的火焰。
段颎的战功是“三明”中最着者,他也因此封侯拜将,官至太尉。
但可悲的是,这位在战场上无敌的将军,在政治上却选择了依附当时权势熏天的大宦官王甫。
他通过巴结宦官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参与陷害蔡邕等正直大臣。
最终,在宦官内斗中,王甫倒台,段颎也被牵连下狱,在狱中饮鸩自杀。
这位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悍将,最终还是被自己卷入的政治漩涡所吞噬。
“凉州三明”的结局,是个体的悲剧,更是时代的缩影。
? 皇甫规的“治本之策”因触怒官僚体系而夭折。
? 张奂的“忠义之心”被阴谋家利用,抱负难伸。
? 战功最着的段颎,用最残酷的方式换来了边境短暂的平静,最终却沦为政治附庸,身败名裂。
他们三人,如同给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开出的三副药方:皇甫规主张调理根治,张奂主张温和调理,段颎主张猛药去疴、甚至截肢。
然而,病人的身体(东汉王朝的政治机体)已经彻底腐败,任何药方都无力回天。
他们越是努力地想为帝国续命,就越深地被这个腐朽的体制所捆绑、扭曲甚至毁灭。
他们的命运交织,清晰地勾勒出东汉末年的死局:边疆的烽火,根源在朝堂的黑暗。
纵有擎天之将,亦难补将倾之厦。
“凉州三明”的故事,是一曲大汉铁骑的豪迈战歌,更是一首帝国黄昏的悲怆挽歌。
他们用赫赫战功证明了汉家儿郎的武勇,也用自身的悲剧命运,为东汉王朝的最终崩溃,写下了最有力的注脚。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