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使,汉军已掌控河西走廊,道路畅通。张骞顺利抵达乌孙。
但乌孙国内分裂,且畏惧匈奴,年迈的昆莫(国王)不愿东迁。
张骞再次未能实现核心政治目标。
然而,他展现了卓越的外交智慧。
他不再强求,而是将重点放在“广交朋友”上。
他派副使分头访问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等国。
这些国家纷纷派使节随汉使回访长安,“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这标志着横贯东西的陆上通道——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东西方文明的大规模、官方的交流时代,由此开启。
张骞的功绩,远非完成具体外交任务所能衡量。
太史公司马迁用“凿空”二字评价他,意为“开辟通道”,形象至极。
1. 地理大发现:他实地勘探了西域及中亚的交通线路,为后来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有效管理西域提供了第一手的地理资料。
2. 物种与技术交流:葡萄、苜蓿、石榴、胡桃(核桃)、胡麻(芝麻)等物产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
中原的凿井术、冶铁术等也传入西域,促进了当地发展。
3. 丝绸之路的奠基人:他两次出使,开辟的官方通道,使得丝绸、瓷器、茶叶源源不断西去,西方的音乐、舞蹈、宗教、艺术纷纷东来。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大动脉,因他而脉搏强劲。
4. 拓展世界观:他让“天朝上国”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世界之大,远不止于九州。
这种世界观的开阔,是比任何物质收获都宝贵的财富。
张骞回国后,被汉武帝封为“大行令”(负责外交事务的高官),位列九卿,并封博望侯。
约公元前114年,这位伟大的探险家与世长辞。
但他开辟的事业并未终止。
他播下的种子,在后来班超、甘英等一代代探险家、外交家的努力下,开花结果。
丝绸之路的繁荣,持续了千余年,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张骞,这位中华民族的“开拓之神”,用他十三年的坚守、万里跋涉的勇气和非凡的外交智慧,完成了史诗般的壮举。
他不仅为汉朝带来了战略优势,更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他手持汉节、跋涉于大漠孤烟中的身影,已成为探索精神、坚韧不拔与和平交流的永恒象征。
他的功绩,真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