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杀掉毋寡,献出宝马,汉军自然会解围。如果他们不解围,再力战而死也不晚。”
于是,贵族们合谋杀死了国王毋寡,派人提着国王的头颅去见李广利,提出和谈条件。
“汉军若停止攻击,我们将献出所有良马,任由挑选,并提供粮食。
若不同意,我们将杀尽所有宝马,与康居援军里应外合,与汉军血战到底。”
此时,李广利得知康居国援兵即将到来,且汉军士卒已疲惫。
他审时度势,同意和谈。
汉军挑选了上等宝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三千余匹,并立了一位对汉朝亲善的贵族昧蔡为新任大宛王,与其签订盟约后撤军。
李广利凯旋归来,但代价是惨重的。
两次远征,汉军损失高达五六万人,耗费的军资更是不计其数。
汉武帝在宫殿设宴,封李广利为海西侯,以表彰其功绩。
这场“天马战争”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1. 西域震慑:此战向西域各国展示了汉朝跨越地理极限、投送兵力的可怕能力和坚定决心。
此后,西域诸国纷纷遣子入汉为质,表示臣服。
2. 设立西域都护的铺垫:汉朝的军威自此在西域牢固确立,为后来汉宣帝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进行常态化管理铺平了道路。
3. 战略代价:尽管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但巨大的消耗也进一步掏空了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为西汉中期的社会矛盾埋下了伏笔。
总结而言,征大宛之战是汉武帝“大一统”雄心下的一次极致体现。
它源于一匹马的诱惑,成于帝国不容挑战的尊严,终于钢铁与鲜血的征服。
它并非一场必要的生存之战,而是一场旨在树立绝对权威的“霸权之战”。
它用巨大的代价证明:在汉武帝的时代,帝国的意志,必须被贯彻到天涯海角,无论付出多大的成本。
这匹汗血宝马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其本身,成为汉帝国鼎盛时期权力与荣耀的象征。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