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充分暴露了他的昏庸和软弱。
皇权“悬浮”,政事委于下官,使得汉元帝实际上从帝国的“首席执行官”,变成了一个被权臣和宦官包围的“象征性董事长”。
帝国的决策中心从皇帝转移到了他身边的权幸小人手中,朝纲开始紊乱。
在内部政治趋于腐败的同时,社会危机也开始显现:
? 土地兼并加剧:由于中央控制力减弱,豪强地主趁机大肆兼并土地,大量农民破产流亡,成为流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 经济压力增大:元帝虽然采取过一些减免赋税、赈济灾民的措施,但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宫廷开支依然沉重。
为缓解财政压力,他甚至一度下令“罢盐铁官”,后因阻力太大而恢复,这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摇摆。
? 边疆政策转向保守:相比于武帝、宣帝时期的积极开拓,元帝在边疆问题上趋于保守。
虽然有名将陈汤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并诛灭北匈奴郅支单于,但这更多是前线将领的果敢行动。
整体上,元帝朝对西域的控制力已不如前,为后来西域的失控埋下伏笔。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在位十六年后病逝。
他留给继任者汉成帝的,是一个表面平静、内里却已开始腐朽的帝国。
汉元帝刘奭的悲剧在于:他个人品德无亏,甚至堪称仁厚,但他的“仁”是一种缺乏智慧和魄力的“妇人之仁”。
他理想化地试图用纯粹的儒家道德来治理一个庞大的帝国,却亲手解除了维持帝国高效运转的法制武装。
他因自身的软弱,放任甚至促成了宦官、外戚专权的局面,彻底打破了自汉宣帝以来精心维持的政治平衡。
他不是一个暴君,却是一个典型的昏君。
他的“柔仁好儒”,非但没有带来儒家理想中的太平治世,反而成为了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的“加速器”。
从他开始,西汉的皇权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朝政日益腐败,最终为其后外戚王莽的篡汉,铺平了道路。
汉元帝的统治,奏响了西汉帝国覆亡的悲怆序曲。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