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瑶掌权伊始,雄心勃勃,怀揣着重振晋国霸业的宏伟抱负。彼时的晋国,历经多年内乱与六卿争权,国力已然大不如前,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也岌岌可危。智伯瑶深知,若要恢复晋国昔日的荣光,必须整合六卿之力,消除内部纷争,使晋国重新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整体。于是,他凭借着智氏一家独大的实力,开始对韩、魏、赵三家卿大夫施展手段,试图削弱他们的势力,将晋国的军政大权彻底集中于自己手中。
公元前 405 年,齐国发生内乱,权臣田悼子去世,其弟田和篡位,引发了齐国国内的政治动荡。田氏一族为了巩固自身地位,不惜对旧贵族大开杀戒,齐国上下人心惶惶,一片混乱。智伯瑶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立即联合韩、魏、赵三家,组成四国联军,以平乱为名,挥师东进,讨伐齐国。在这场战役中,智伯瑶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联军在他的指挥下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接连攻克齐国数座城池,大败齐军。尤其是在廪丘之战中,四国联军与齐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智伯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鼓舞了联军的士气,最终大破齐军,斩获齐军首级三万余,缴获战车两千余辆,极大地削弱了齐国的实力,也让晋国在诸侯中的威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此役过后,智伯瑶声威大震,在晋国朝堂上的话语权愈发强硬。他自恃功高,愈发不将韩、魏、赵三家放在眼中,认为他们不过是自己实现霸业的垫脚石,只要自己一声令下,三家便会乖乖听命。于是,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三家的封地,企图通过索要土地的方式,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实力,增强智氏的根基。
智伯瑶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在晋国这一原本就危机四伏的火药桶上,又狠狠地抛下了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三家的怒火,也将晋国推向了更为激烈的内战深渊,一场决定晋国命运走向的生死较量就此拉开帷幕。
四、晋阳之战:命运转折的交锋
当智伯瑶将贪婪的目光投向韩、魏、赵三家的封地,一场决定晋国命运走向的终极对决 —— 晋阳之战,就此在历史的舞台上轰然上演。这场战争,不仅是力量的血腥碰撞,更是智谋与人心的激烈较量,它如同一道耀眼而惨烈的闪电,划破了春秋末年晋国那阴霾密布的天空,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公元前 455 年,智伯瑶以晋哀公的名义,公然向韩、魏、赵三家索要土地,其真实目的昭然若揭 —— 削弱三家势力,独揽晋国大权。韩康子与魏桓子,在权衡利弊后,出于对智氏强大实力的畏惧,无奈选择了妥协,各自献出了一个 “万家之邑”,试图以隐忍换取一时的安宁。然而,赵襄子,这位赵氏家族的掌舵人,却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以无比坚定的口吻拒绝了智伯瑶的无理要求。他深知,土地乃家族根基,一旦割让,赵氏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沦为智氏的附庸。
智伯瑶恼羞成怒,遂联合韩、魏两家,组成浩浩荡荡的联军,气势汹汹地向赵氏杀来。赵襄子审时度势,果断率领赵氏一族退守晋阳。晋阳,这座由赵氏先祖精心经营的城池,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承载着赵氏最后的希望。它城墙高大厚实,历经岁月打磨,愈发坚固;府库充实,储备着充足的物资,粮草堆积如山;宫殿四周,茂密生长着荻蒿、楮楚,这些看似寻常的植物,却成为了制造箭杆的绝佳材料。赵襄子迅速组织军民,积极备战,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守大战拉开帷幕。
智伯瑶率领联军抵达晋阳后,立即发动了猛烈的强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联军如汹涌潮水般涌向晋阳城。然而,赵氏军队依托坚固的城墙工事,顽强抵抗,他们毫不畏惧,箭如雨下,石块纷飞,一次次击退联军的进攻。联军强攻三月,却始终未能撼动晋阳城分毫,智伯瑶望着眼前这座屹立不倒的城池,心中既愤怒又无奈。
强攻无果,智伯瑶并未就此罢休,他凝视着晋阳城外的晋水,心生一计 —— 水淹晋阳。他下令士兵在晋水旁日夜劳作,挖掘沟渠,筑起堤坝,截断水流。随着工程的推进,水位逐渐上升,形成了一片汪洋泽国。雨季来临,雨水倾盆而下,堤坝再也承受不住巨大的水压,轰然决口,汹涌的洪水如猛兽般直扑晋阳城。瞬间,城内一片汪洋,房屋被冲垮,百姓流离失所,只能逃往高处避难,他们在树上栖息,在屋顶做饭,生活陷入了绝境。尽管如此,晋阳百姓对赵氏忠心耿耿,宁死不屈,没有丝毫投降的念头。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赵襄子深知,若想扭转战局,唯有打破联军的联盟。他将目光投向了韩、魏两家,敏锐地察觉到他们内心深处的隐忧与动摇。韩、魏两家虽被迫与智氏结盟,但他们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对智伯瑶的霸道与贪婪心怀忌惮。一旦赵氏覆灭,他们必将成为智氏下一个吞并的目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