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无宇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赢得民众的支持,他采取了一系列收买人心的策略。在那个时代,粮食的计量方式对百姓的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田无宇在向百姓放贷粮食时,使用自家容量较大的 “家量”,而在收回粮食时,却使用容量较小的 “公量”。这种 “厚施薄敛” 的做法,表面上看田氏吃了亏,但实际上却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百姓对田氏感恩戴德。在凶饥之年,田氏的这一举措更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使得民众纷纷归附田氏。就这样,田氏在齐国的根基愈发深厚,为日后取代姜氏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权谋斗争中的步步紧逼
时光流转,田无宇的儿子田乞登上了齐国的政治舞台。此时的齐国,齐景公已步入晚年,太子之位的争夺愈发激烈。齐景公宠爱幼子姜荼,而田乞则与公子姜阳生关系密切。公元前 490 年,齐景公病重,他将姜荼托付给国夏和高张两位上卿,嘱托他们辅佐姜荼继位。齐景公去世后,国夏和高张拥立姜荼为君,即晏孺子 。
田乞对此极为不满,他决心改变这一局面。田乞表面上对国夏和高张毕恭毕敬,每次上朝都亲自为他们驾车,表现出一副忠诚的模样。然而,在私下里,他却四处奔走,挑拨大夫们与国、高二氏的关系。他对大夫们说:“国夏和高张独揽大权,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日后肯定会对我们不利。” 大夫们听了,心中都对国、高二氏产生了不满。同时,他又在国、高二氏面前说大夫们的坏话,说大夫们对他们的专权十分不满,正在暗中谋划反抗 。
经过一番精心的谋划和准备,公元前 489 年,田乞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联合鲍牧和诸大夫,率领甲士攻打晏孺子的宫殿。国夏和高张仓促之间组织军队抵抗,但由于田乞事先的离间计,大夫们纷纷倒向田乞一方,国、高二氏的军队很快就被击败。国夏逃往莒国,高张、晏圉(晏婴之子)、弦施等人则逃往鲁国避难。
随后,田乞派人前往鲁国,将公子姜阳生秘密接回齐国。为了拥立姜阳生,田乞精心策划了一场宴会。他邀请了齐国的大夫们到家中饮酒,酒至半酣之时,田乞让人将一个大皮囊抬到大厅中央,然后突然打开皮囊,姜阳生从里面走了出来。田乞大声宣布:“这就是我们齐国的新君,阳生公子!” 大夫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在田乞的胁迫下,他们纷纷表示拥立姜阳生为君。就这样,姜阳生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即齐悼公 。
齐悼公即位后,田乞如愿以偿地担任了齐国的国相,掌握了齐国的军政大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田乞进一步清除异己,将晏孺子杀害。此后,田氏家族在齐国的势力如日中天,齐国的朝政完全被田氏所掌控。
权力的巅峰与齐国易主
田乞去世后,他的儿子田常继承了相位,成为了田氏家族的新掌门人。此时的齐国,虽然表面上依然是姜氏的天下,但实际上大权已经牢牢地掌握在了田氏的手中。然而,田常并不满足于此,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彻底取代姜氏,成为齐国真正的主人。
齐悼公四年(公元前 485 年),齐国发生了一场变故,齐悼公被大臣鲍牧所杀。随后,齐悼公的儿子壬被拥立为国君,即齐简公。齐简公为了制衡田常的权力,任命了自己的心腹阚止为右相,与田常一同辅佐朝政 。这一举措引起了田常的强烈不满,他视阚止为眼中钉、肉中刺,决心除掉他。
田常深知,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先在朝堂上巩固自己的势力。于是,他表面上对齐简公和阚止毕恭毕敬,暗地里却在积极谋划。他利用自己在齐国的威望和影响力,拉拢了一大批大夫,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同时,他还密切关注着阚止的一举一动,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发动攻击。
公元前 481 年,机会终于来了。阚止的家臣田豹是田氏的旁系族人,阚止曾试图拉拢田豹,让他帮忙杀光田氏族人,并许诺让他成为田氏族长。田豹深感为难,毕竟自己也是田氏的一员,怎能做出这种背叛家族的事情呢?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田豹最终决定将阚止的阴谋告诉田常。田常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他意识到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先下手为强。
同年五月,田常与兄弟田逆等人率领甲士,突袭了齐简公的宫殿。当时,齐简公正与阚止在宫中商议国事,毫无防备。田常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迅速控制了局面。阚止见势不妙,试图逃跑,但被田常的手下追上并杀死。齐简公也在混乱中被田常的军队抓住,最终惨遭杀害 。
杀死齐简公后,田常为了掩人耳目,立了齐简公的弟弟姜骜为君,即齐平公。齐平公只是一个傀儡国君,真正的大权完全掌握在田常手中。田常自任相国,独揽齐国的军政大权,成为了齐国实际上的君主。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田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对外与各国交好,避免齐国陷入外部战争的泥潭;对内则大力铲除异己,将鲍氏、晏氏等旧贵族势力连根拔起,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收归田氏所有。同时,田常还积极推行改革,发展经济,使得齐国的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