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姬命令宫中的奴仆在宫外筑起一座高台。每天晚上,她都会登上高台,独自对着月亮和星星梳妆打扮。她精心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涂抹着脂粉,穿上华丽的衣裳,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楚庄王对樊姬的行为感到十分奇怪。他不明白,樊姬为什么要在宫外的高台上梳妆,而且还是在晚上。于是,他决定去问个究竟。
一天晚上,楚庄王悄悄地来到高台附近,看到樊姬正在对着月亮梳妆。他走上前去,轻声问道:“美人,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梳妆打扮呢?而且还是在晚上,这到底是为什么?”
樊姬看到楚庄王来了,心中一喜,但表面上却装作很平静的样子。她缓缓地说:“大王,您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对臣妾也不闻不问。既然您不在乎臣妾,那臣妾梳妆打扮又有什么用呢?倒不如在这里,打扮给天上的星星月亮看,至少它们还能欣赏臣妾的美丽。”
楚庄王听了樊姬的话,心中顿时感到一阵刺痛。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伤害了樊姬,也伤害了国家和百姓。他看着樊姬美丽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愧疚。
楚庄王沉思片刻后,对樊姬说:“美人,你说得对。我身为一国之君,却沉迷于酒色,荒废朝政,实在是不应该。我向你保证,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远离酒色,专心治理国家。”
从那以后,楚庄王果然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遣散了宫中的美女,减少了宴会的次数,重新将心思放在了国家大事上。在他的努力下,楚国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变得更加强大。
(三)评虞丘子谏用人
在楚庄王努力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他逐渐宠信一位名叫虞丘子的大臣。虞丘子能言善辩,聪明过人,常常与楚庄王彻夜长谈,讨论国家大事。楚庄王对他的才华和见解十分欣赏,认为他是一位忠诚的贤臣,对他言听计从。
樊姬得知此事后,心中却充满了担忧。她虽然没有与虞丘子直接接触过,但通过观察和了解,她觉得虞丘子并非像楚庄王所认为的那样忠诚和贤能。她深知,一个国家的兴衰与用人息息相关,如果楚庄王被虞丘子蒙蔽,任用了不恰当的人,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于是,樊姬决定找机会提醒楚庄王,让他对虞丘子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一天,楚庄王下朝后,心情十分愉快。他对樊姬说:“今天我与虞丘子谈论国家大事,他的见解独到,让我受益匪浅。能有这样的贤臣在身边,真是我楚国之福啊!”
樊姬听了,并没有像楚庄王那样高兴,反而微微一笑,眼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楚庄王看到樊姬的表情,感到十分奇怪,问道:“美人,你为何发笑?难道你不认同我的看法吗?”
樊姬看着楚庄王,认真地说:“大王,我听说,作为一个臣子,不仅要有才华,更要有忠诚和正直的品质。虞丘子虽然聪明,但我担心他并非真正的忠诚。”
楚庄王听了樊姬的话,心中一惊,问道:“美人,你为何这么说?难道你有什么证据吗?”
樊姬不慌不忙地说:“大王,我嫁给您已经十一年了。在这十一年里,我为了让您能有更多的贤德女子陪伴,充实后宫,不辞辛劳地从各地挑选美女。这些女子,有的比我更贤惠,有的与我不相上下。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知道,作为一国之君,您需要有更多的贤能之人在身边,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努力。”
“然而,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已经十余年了。在这十余年里,他所推荐的人,不是他自己的子孙,就是他同族的兄弟。我从未听说他推荐过一个真正有才华、有品德的外人。如果他真的忠诚于您,忠诚于楚国,为什么不广纳贤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呢?”
楚庄王听了樊姬的话,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虞丘子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发现樊姬所说的确实有道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虞丘子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没有真正了解他的为人。
第二天,楚庄王将樊姬的话告诉了虞丘子。虞丘子听后,感到十分羞愧。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有失偏颇,没有尽到一个臣子应尽的责任。于是,他向楚庄王请罪,并表示愿意改正错误。
从那以后,虞丘子开始四处寻找贤才。他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家族,而是广泛地搜罗有才能的人。终于,他发现了孙叔敖。孙叔敖才华出众,品德高尚,对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见解。虞丘子将孙叔敖推荐给楚庄王,楚庄王经过考察,发现孙叔敖果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任命他为令尹。
在孙叔敖的辅佐下,楚庄王如虎添翼。孙叔敖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的政策,加强了国家的治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楚国日益强大,最终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樊姬谏言的智慧与策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