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间疾苦与朝廷反应
在汉成帝沉迷于微服出游、享乐以及赵氏姐妹的温柔乡中,疏于朝政的这段时间里,民间的状况愈发糟糕。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大量的土地被贵族、地主和富商所吞并,普通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许多农民被迫沦为流民,他们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居无定所,食不果腹 。
与此同时,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水灾、旱灾、蝗灾等接踵而至,使得本就困苦的百姓生活雪上加霜。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不仅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还要承受高额的赋税和徭役。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卖儿卖女,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悲惨景象 。
面对民间的疾苦,一些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他们纷纷向汉成帝上书劝谏,希望皇帝能够关注民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例如,光禄大夫谷永曾多次上书,他言辞恳切地指出,如今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危及国家的稳定。他希望汉成帝能够远离声色犬马,勤于政事,减轻百姓的负担,恢复社会的安宁 。
然而,汉成帝却对这些劝谏置若罔闻,他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享乐世界中,对民间的苦难视而不见。他不仅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土地兼并和百姓的生活问题,反而继续大兴土木,为赵氏姐妹修建奢华的宫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 。
汉成帝的昏庸和不作为,让百姓们对朝廷彻底失去了信心,社会上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各地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虽然这些起义规模较小,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但却敲响了西汉王朝的警钟,预示着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
刘骜之死与后续影响
绥和二年(公元前 7 年)的一个春日,阳光依旧明媚,未央宫却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之中。汉成帝刘骜与往常一样,在赵合德的宫中过夜。他与赵合德整夜欢娱,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服用了大量的丹药。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夜竟成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夜。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宫殿,刘骜像往常一样准备起身。他坐在床边,伸手去拿衣袜,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头晕目眩,手脚也变得不听使唤。他试图开口呼喊,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发不出一点声音。紧接着,他的身体失去了平衡,直直地向前扑倒在床上。
赵合德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她惊恐地看着倒在床上的刘骜,大声呼喊着太医。然而,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刘骜的身体迅速衰弱下去,呼吸越来越微弱,没过多久,他便停止了呼吸,年仅四十五岁。
汉成帝的突然驾崩,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朝野上下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猜测皇帝的死因,一时间,谣言四起。有人说他是死于纵欲过度,有人说他是被赵合德下毒害死,还有人说这是上天对他昏庸无道的惩罚。皇太后王政君得知儿子的死讯后,悲痛欲绝,同时也对儿子的死因充满了怀疑。她立即下诏,命令王莽与御史、丞相、廷尉一同组成专案组,彻查汉成帝的起居和发病情况 。
赵合德深知自己在这场风波中难以逃脱干系。她知道,皇帝死在自己的床上,自己无论如何都难以解释清楚。面对专案组的调查,她感到无比的恐惧和绝望。她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众怒,如今,等待她的将是严厉的惩罚。在绝望和恐惧之中,赵合德选择了自杀。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为这场宫廷悲剧画上了一个惨烈的句号 。
随着赵合德的自杀,赵飞燕也陷入了困境。虽然她暂时没有被追究责任,但她在宫中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汉成帝死后,由于他没有子嗣,他的侄子刘欣被立为皇帝,即汉哀帝。汉哀帝即位后,出于对赵飞燕拥立之功的感激,暂时尊她为皇太后。然而,这种表面的尊荣并没有持续太久。
六年后,汉哀帝驾崩,王氏外戚集团东山再起。一直对赵飞燕不满的王政君,趁机对她进行了清算。她下诏指责赵飞燕 “执贼乱之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悖天犯祖,无为天下母之义”,随后,赵飞燕被废掉皇太后之位,先被赶到北宫,不久后又被贬为庶人,被责令去看守汉成帝的陵园。曾经风光无限的赵飞燕,如今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在陵园中,她回忆着自己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无奈。最终,她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落差和屈辱,选择了自杀,追随妹妹和汉成帝而去 。
汉成帝的死,不仅让赵氏姐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西汉王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在位期间,沉迷于酒色,荒废朝政,使得外戚势力不断壮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他的昏庸统治,加速了西汉王朝的衰落,为日后王莽篡汉埋下了伏笔。在他死后,西汉王朝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逐渐走向了灭亡的深渊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